漫将家乡云烟景,化作丹青入画图——青年书画家甘培郁其画其人

漫将家乡云烟景,化作丹青入画图——青年书画家甘培郁其画其人

漫将家乡云烟景,化作丹青入画图——青年书画家甘培郁其画其人

时间:2012-11-20 15:33:01 来源:

>漫将家乡云烟景,化作丹青入画图——青年书画家甘培郁其画其人

        不久前,在新兴政协举办的“政协杯”书画、摄影作品展上,不少人在一幅名为《山村景清幽》的山水画作前驻足,欣赏。《山村景清幽》画作的作者,是近年来活跃于新兴及粤中西地区的青年书画家甘培郁先生。

    《山村景清幽》是一幅细腻且雄浑的画作。作品所绘景物为新兴本土常见的大山与村子,大山脚下的树木丰茂,层次依稀递进的峰峦,从村屋间的升起一缕清烟,便大山更显宁静、和谐。作品以墨色为主,略施以淡淡的赭石,营造出和谐、恬静,雄浑、苍然的的韵味;作品中枯笔,湿笔交替使用,皴檫、渲染的处理方法,使远山有如笼罩着一层轻纱,透过轻纱,景物似有似无,虚幻又很有体积感。画中方笔的运用,使山的性质柔中显刚也,立意独到之处就在于刚其所柔、柔其所刚;虚其所实、实其所虚。雄浑的画面构成,并不以单纯粗放的笔触挥洒去求其大势,一切都由细腻的点、线恰到好处、不留凿痕构成雄浑大气之势。作者不是物象地照搬山石结构,而是将家乡的山水尽化胸臆地表达。山的浓淡、错落、瀑布的灵动、云烟的朦胧等等,把云山水影表现得尽入肌里。体现了作者创作此画的诗情再现,又是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情抒发。细读作品,山川云烟、村野小径、流瀑野桥,显得淡雅、空灵、虚幻、含蓄。让人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沁人肺腑。
        培郁先生供职于文化部门,是专职的书画家。几年来,他用心作画,用心组织群众书画活动,他的画室禅风斋内,经常都是三五知己同道,品赏香茗,谈丹青之事,论风月之道,尽显风韵雅味。培郁生长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新兴六祖镇。古新州悠久的历史,龙山的熏风法雨孕育了新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滋养了他的聪慧与才情。与家门口的新兴江水相伴,与大山的深情对话,基于造化之恩泽,启发了灵感,使他从热爱自然,感悟自然,从而萌发描绘自然,寄情山水,激扬笔墨之思。
        培郁在农村长大,天性中却对书画艺术有着执着的偏爱,这无疑得益于新兴秀美的山水自然的薰陶,在培郁幼小的心灵中,常常得到乡亲们的赞赏。祖父与父亲认为孺子可塑,在他五六岁时,为其买来了纸笔墨砚,还买来了一本齐白石的《芥子园画谱》供其临习。爱玩是孩童的天性,其他同龄人在玩的时候,他却在家中学画。有时兴致高时画画像到深夜,他觉得绘画是最快乐的事,读书时,所有的书本课本,只要有空闲的地方,都给他画满了公仔。
        稍长,培郁随父亲来到工作的地方佛山读书,其父亲又送他到一些美术班学习。之后,他在三水读完初中,然后在肇庆上高中,然后在广州上大学,画画一直都是他的最爱。90年代未,在三水保险公司工作时,他认识了三水著名书法家陈镜辉先生,随后跟随他学习书法。后来,他返回家乡新兴工作。由于喜爱书画,又深感要汲取更多更好的书画技艺,2002年,他来到肇庆,就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肇庆分校,跟随肇庆著名山水画家庄名渠先生,肇庆学院美术系侯以方教授、林国全等人学习绘画,期间,其绘画技艺可谓社会突飞猛烈进。毕业时被北京总校评为优秀学员。这段求学经历为培郁的画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技法及学养基础,他既有传统的基础训练,深受现代艺术的影响,又得益于山水名家的传授。
        在文化部门,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他有机会接触了本土大量的非遗、民间民俗,这为他下一步的创作积累了更多的素材。从近年来的作品可以看到,培郁沉醉于利用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情趣、表现方式,去反映表达民间的、乡土的,最质朴的东西。如《水乡蕉林》、《农舍一角》等作品。
        画品如人品,培郁是位潜心翰墨,痴迷丹青,讷于言谈,为人谦和,性情率真之人,这他性格中的儒雅体现,他虽然专职于书画艺术,身兼市书协理事、秘书长,新兴美协副主席等书画艺术方面的社会职务,但他并不过分张扬,更无夸张造势。透过他的作品,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内心世界的淡泊与宁静。在书画界,见过不少急功近利者,他们“制作”了许多粗糙、草率的低劣之作,浮燥,轻狂,不知所为。培郁则不然,他没有利用其聪颖的资质在时代大潮中“与时俱进”地弄潮一番,他始终认为,“作画用心,用心作画”。他的言谈,流露出一个青年书画家淳朴、率真、专一的可贵品格。多年的绘画创作实践,其画作表达出灵动的感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培郁是一个爱好自然、爱好生活的人。常常在闲暇之时,他独自一个人走进大山大水中,领略自然,感悟山水性情,然后倾情地创作下一批批的画作……
        培郁作画,不是闭门造车,不是简单地临摹;他更乐于到生活中去,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去,把写生作为创作的基础,把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作为激发灵感的动力。故乡新兴的梅花、荔枝、竹荷、葡萄、芭蕉,他早就收入画图,人物、花鸟鱼虫等无不在笔下出现。那笔墨挥运间显现出来的真情,真实地跳动着作者对生活感受的热烈与激动。最近几年,培郁对家乡新兴的山水不仅是情有独钟,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为了得真实的山情水性和自然神韵,他深入新兴各地,足迹踏遍每一个乡镇。他并非去做一种姿态,或去找一点小情调,而是真诚地贴近大自然。期间,写满了厚厚的几本速写本,带着对家乡爱恋的心态,用其自己的笔墨把看似平常的一座座大山和一丛丛緑树融进其画境中,使人看后亲切、生动。在通过对家乡的山水纵览写生、体察后,又复以“聊写胸中逸气”的文人画创作心态来宣泄自己的高逸心境。故徜徉其中,咫尺斗幅之间,而有千里之势。其画之美,源于家乡本身美丽的景物,又发自画家本人的性格和气质。
        品读培郁的山水画,其审美特质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墨色协奏、诗情流溢。其擅于以细腻的笔触去表现出自然的恢弘、广阔的意境与气度。在他近来的《诗境入画图》、《白水清音》、《家山烟云》、《秋之韵》、《荔乡》等多幅画中,选取自然中的秋深高树、野涧溪石、激石悬流、枫林闲居等令人向往的题材,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又能表现山川的气势。“美不美,家乡水”,在《诗境入画图》、《白水清音》中,在这几幅作品中得到了深层次的诠释。作品意境清新、宁静、澄明、和谐,富于文化味。他在作品中,跳出了“那山那水”,用心去构建自己的“吾山吾水”,这得益于他良好的艺术素养与广阔的艺术视野。
        受岭南文化浸淫的培郁先生,在他的师承基因和生命基因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岭南文化情结。以岭南粤西地区的风情为切入点,着力反映粤西新兴各地的风土民情、人文精神和历史传统,他的画既师造化又能融会浓淡交融、墨块颜色交织的娴熟技巧,使画面产生墨润而笔连一气呵成的效果。此外,其画对于黑白的布局与经营 时而渲染、时而交织、时而淡勾,使画眼处产生计白当黑、虚实相通、有无相生的艺术效果。最能体现这种个性特征是他去年入选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广东省书法美术摄影展的山水画《禅地和谐音》,那是一幅表现新兴龙山风光的力作。绿树掩映的龙山国恩寺是画面的主体,香烟袅袅,梵音饶樑,緑树摇曳,群山竞秀,在娴熟的用笔用墨下,将龙山这一佛禅圣地和谐之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然,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培郁还年轻,绘画艺术正在成长之中,画面的书卷气还要加强,作品整体感的处理还需注意组合,这些不足如果假以时日,努力加强思想和艺术的修养,知难而进,是必能克服的。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培郁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又有新的突破。

(作者:陈松风 《禅都艺风》主编      美术评论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