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4-2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4-2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4-2

时间:2012-08-06 15:14:16 来源:原创

>顾绍骅对中国画的认知、创作、发展的浅识(系列)论文 4-2

《逆光下的裸女》皮埃尔·博纳尔(1867年-1947年)法国
博纳尔画的人体多在逆光的照射下,画中的纱窗、衬布、镜子以及投影,或斑斓辉煌,或深黑出格,人体所呈现的黄土色调、冷紫色调在投影的反衬中愈见轮廓分明。博纳尔和德加一样不画在画室中装模作样的裸女,多选择处于自然生活状态的裸女,以表现生活的快乐。博纳尔作于1908年的《逆光下的裸女》生动表现了在充满阳光和空气的室内,裸女逆光而立,丰满健康的身体反射出耀眼的色彩。运用类似点彩的细碎笔触,不画阴影,使整个画面充满光感和鲜亮的色彩感,光与色交织成一曲富有韵律的合奏。他对色彩有着细腻、敏锐的感受力,他画中的所有物象并不各自独立,也无主次之分,而是由色与形构成和谐温暖的融合体,从而营造一种纯绘画视觉的愉悦感。博纳尔的作品是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绚烂世界,他为此有“色彩魔术师”之称。纳比画派(中文意译为“先知”或“预言者”)代表人物。


1905年创作《拿烟斗的男孩》并被慈善家约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万美元重金购得;玫瑰红时期(1904年至1906年)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

《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 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像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梦》,作者:亨利·卢梭1910年创作,204。5x298。5cm,布 油彩,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
亨利·卢梭(Henri Theodore Rousseau,1844~1910年),法国卓有成就的伟大画家。被奉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先行者。亨利?卢梭的绘画完全是自学的,用他的话说“除了自然之外,我没有老师” 。他的绘画纯真、质朴、充满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和童话般的幻想。这是卢梭逝世前最后一幅杰出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他的真个风格与追求。在画面左角,卢梭将他初恋时的情人画在沙发长椅上,置身于充满梦幻的热带丛林中。在这片森林里,奇花异草郁郁苍苍,两只狮子虎视眈眈,还有隐藏在森林深处的大象和禽鸟,以及惨淡月光下吹奏长笛的黑人,营造了一种异国情调和带有神秘意味的梦幻之境。当时有位评论家曾写信问画家为何这般构成,卢梭回答:“那是长椅上的少女梦见自己被运到热带丛林时的景象”。所以这幅画中的草木花卉、禽兽人物,乃至森林中沙发上的裸女,均是少女亚德菲加的梦中情景。画家在这幅画中所创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梦境超脱于现实的那种神秘与荒诞,给观众造成难以言状的激动。其实画中所描绘的“热带植物”并非是出自热带,在所有的植物中,最显眼的,应该是那些盛开的蓝色或粉色的花,就叶子来看,应该是莲花。在树的背后还可隐约见到一头非洲象。天空那亮白的,分明是一轮月亮。在法国到处可见,只不过卢梭将它放大并极为细致地画出,通过画中的荒诞情景去营造一种异国的、原始的气氛罢了。描述了他对热带丛林的幻想,是画家天真纯朴的天性这种内在需要所决定的,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整幅画充满着原始的大自然的气息,一派恬静、祥和的气象。这不禁使人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日本的电影大师黑泽明在电影《梦》中也描绘了一处世外桃源,想必他是有感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远在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于《道德经》中亦同样描绘有世外桃源的景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大概是所有天下人心中的一个梦或向往。人们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黑白的现实,一个是多彩的幻想。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音乐之王迈克?杰克逊何以会建立那样一个杰克逊乐园,因为他没有一个孩子应有的童年,他想找回曾经失去的童话。卢梭也同样是这样,他一生清贫,他的画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他的画风不被大众认可,往往招致冷嘲热讽,因此,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一方宁静的处所,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纯净,也正是这样幻想支撑着他一直绘画不辍,使他不减对生活的爱。
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来解析这幅画,整个画面呈现的是原始森林的景象,因此可知,此画反映的是卢梭最原始的情感状态,即自己的潜意识。画中的少女大概是卢梭的初恋情人,那个黑人应该就是卢梭本人的象征了——卢梭青年时曾当过军乐队的队员。黑人腿边的狮子是卢梭内心原始冲动的象征,狮子是平静安祥的,说明卢梭作画时的内心是平静的,和谐的。关于狮子的画面在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的梦里也多次出现,在老人梦中的狮子也是平和的,安祥的,所表达的都是内心的平静,对那种原始的冲动、欲望的控制与止息。我们也可以发现《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卢梭的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历经风霜的老人。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是一种智慧,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传说中的仙佛的坐骑都是狮子的原因。大象有和狮子一样的意象,同时,大象也表明了画面的处所——原始的森林。鸟是思想情绪的象征,画面中的鸟是静止的,也说明卢梭的内心是情绪也是平静的。莲花向来都是宗教的圣物,原因是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所以,画面中绚烂的莲花表明了卢梭“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的精神境界。画面中同时出现裸女与吹笛人,那是卢梭记忆中的初恋,或者说是对初恋的想往。卢梭有一首小诗写道:   雅得维嘉静静睡去
陶醉在动人的梦里:
听到和善的耍蛇人
吹奏着他的小芦笛。
在溪流和叶片之上
银色月光闪烁不已。
野蛮的蛇群静听着
这快乐迷人的乐曲。
这首小诗与这幅画所描绘的都是同样的意象,也或者说这首小诗正是对这幅画的诠释。 当时有位评论家曾写信问画家为何这般构成,卢梭回答:“那是长椅上的少女梦见自己被运到热带丛林时的景象”。不是少女的梦,而是卢梭的梦,是卢梭在梦中把少女运到热带丛林。《梦》画的是他的一种境界,表达了他对和谐完美自然向往的心声,他的心声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亨利?卢梭是西方现代艺术重要的先驱之一,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先声。


 《空白签名》马格利特 1965
雷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年—1967年),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莱西纳,10岁时就开始学画,从小就对奇异的东西有好奇心,期望一种与幻想交流的体验,宗教的气氛更使他深深着迷。马格利特从18岁起在布鲁塞尔艺术学院学习了几年,1919年,开始对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产生兴趣,并在意大利画家基里柯(Giorgio de Chirico)的影响下,开始了他的超现实主义之路。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马格利特的眼里似乎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可以表现为无意识, 马格利特所做的是将这种无意识视觉化。一个穿着传统装束的女骑士在树林中行走,由于树和马的前后空间的错乱,已分不清树在马的前面,还是马在树的前面,这是马格利特的《空白签名》中所表现的场景。将这种认知无意识的“不真实”状态与心理学中“无意识”的状态相结合,显示了画家超强的想象力和对时间、空间结构的驾驭能力。这在进行图形创意时是很重要的。在时间和空间中寻找一种本不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关系,这是一种非现实的、想象的心理空间表现。在我们的设计中用这种位置错乱的视觉语言来体现创意,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空间效果。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非理性的一面,以找到新的创作自由。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情景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灵验、虚无的感觉。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这些作品隐喻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反常合道”的艺术魅力。超现实主义绘画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最能体现绘画本质的语言特征和艺术技巧。这种创作方法是对以往以理性、现实为特征的现实主义绘画的反动,目的在于对真实的深层次探索和表现。超现实主义绘画多半依靠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意境与具象实体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了追寻艺术家个体感受的信息。这与中国古人强调“超以象外,得其圜中”的境界吻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艺术效果就在于抽象与具象的适当调配,在这两者之间取得恰到妙处的平衡。在“虚”与“实”的处理中,“虚”的部分更是艺术家想象力飞翔驰骋之处,即是绘画的超现实性。

德库宁《女人与自行车》1952—1953年,布上油画,194x124厘米,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藏
《女人与自行车》是德库宁50年代早期的女人体系列中的一幅。画面上,女性的形象在厚抹的粘稠颜料中出现。瞪着的眼睛、咧开的嘴巴、夸张的胸腹,使她看上去强悍可憎,令人生厌。德库宁在谈到这批作品时曾这样说,“现在我看着它们,它们显得喧嚣而凶恶。我想这与偶像、神谕的想象,首先是与这些东西的热闹场面有关。”德库宁把他对偶像与神谕的兴趣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探索结合起来,成功展示了美国民众的某种粗俗气息。尽管形象看上去一点儿也不讨人喜欢,但画面确实充满震慑力和表现力,并展露出行动的痕迹,一如波洛克的“滴洒”。德库宁认为,“自然的方式是无序的,艺术家如果想使它有序则非常荒谬。”他的艺术阐释了他的观念,为他奠定了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地位。

德库宁 (1904-1997年) 威廉·德库宁是位荷兰籍的美国画家。德库宁对抽象艺术的探索应该是始于40年代以前,至40 年代中期崭露头角。1948年他举办了首次个展,随后声名鹊起,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画家。在许多人看来,德库宁的艺术作品无非是涂鸦之作,认为他的作品都是乱来的,如果是这样认为的人,我觉得他(她)对艺术根本谈不上了解与理解。还有德库宁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和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能融合为一体,去表现,去创造,我觉得这方面很让那些从事绘画艺术的工作者值得深思。很多人自以为自己的技术很高超的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艺术作品也很高超,或者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错的同时也认为自己的艺术作品很不错,是这样认为的就是艺术上有很大的缺欠,都是不能成为出色的艺术家。有高超的技术如果没有很好的思想与品位以及文化的底蕴或者一些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是永远不能成为出色的艺术家的,还有是有很多想法也有创新,但没有一些技术上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把它表现出来,那就所谓的涂鸦之作,或者是一堆烂泥巴,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不可取的。德库宁的艺术作品也刚好突破了这方面的东西,所以给人感觉意义深远。还有也不能太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题材或某一画风,否则艺术很容易走进死胡同。永远都要有不重复、突破与创新,这样的艺术才会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同样德库宁所描绘的作品也是题材广泛,而且画风也多变。在许多人看来,德库宁的艺术似乎完整地体现了抽象表现主义某些方面的特征。他的艺术题材广泛,画风多变。在众多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中,德库宁的画风显然与众不同。他并不像其他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那样彻底地丢弃形象,而是始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画面图形的具象性。他曾说:“即使是抽象的形状也必须有类似的形体。”不过在他笔下,这种“类似的形体”却与自然物象远远地拉开距离。他们在奔放的笔触与泼洒的颜料间与客观形象保持着“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联系。提炼客观事物的基本元素来重组与构合。用意象来替代一些现实的想法与事实!所以德库宁的艺术诞生是艺术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碑程!
 
安德鲁·怀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安德鲁·怀斯描(1917年7月-2009年1月)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怀斯以其丰富的记忆和联想,将生活中的片断,化作令人感动的画面。《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我们就能领会到怀斯的“人生的脆弱和短暂的悲叹”创作心境。画中描绘的是身患小儿麻痹症而致残的少女克里斯蒂娜,身穿粉红色的衣裙在荒无人迹、杂草丛生的凄冷环境里,无助而又苍白地匍匐在草地上,正在艰难而渴望地向高居在山坡上、耸立于地平线上、孤寂而又冷漠的木屋爬去。少女抬着汗水淋漓的头,凄惨地遥望着远方孤立的家,在这满目荒凉的土地上,用她那瘦削脆弱的胳膊支撑着行动不便的身子。整个画面荒芜的大地占去了全画的4/5,远处的木板房和近景的荒草地,都是如此清晰地映入眼帘。空旷和孤寂的气氛压挤在少女的身上,形成一种凄凉和悲冷的情调,引起了他的思念——岗对面因车祸身亡的父亲。那幅画不仅表明他继承了父亲的画风,也是他开始把人物和场所统一化的力作。那从丘岗上跑下来的少年的形象是旋转着的怀斯的姿态。手向苍穹,灵魂出窍似地踉踉跄跄地行进着.那座丘岗,结果成了怀斯父亲的肖像。他把那辽阔的背景与对父亲怀念之情融汇在一起,虚无缥缈的丘岗的斜面,成了安德鲁表现深刻的孤独感的物镜。对于传统的绘画来说,怀斯的出现无异于一场颠覆,他打破了从印象派以来大笔触涂抹、厚堆油彩的那种逸笔草草的潇洒画法,也打破了画面上追求空气感、层层远推的习惯。传统油画中物体轮廓要模糊的画法在他的画中已不见,更别说什么重大的题材、雄伟的场面、壮观的人群、富含象征的符号、英雄主义的业绩或者虚假的狂喜这些附加值了。除了怀斯敏锐的观察力之外,最令人叹服的还有他那非凡的技巧。他的画竟然是画在纸上的水彩,一位画家能够把水彩画出如此沉重的油画效果来,真是一种天才!怀斯创作的干笔水彩画。与历来流动的即兴的水彩画不同.干笔水彩画是为获得具体细节的丰富感而把笔中的水绞干作画。用干笔将各种颜料重叠涂抹下去,那酷似织物的过程随着水彩厚度的增加,其内部就呈现出干刷的层次。他也用中世纪时的蛋彩来作画,这种古典的技法几近绝迹,但却被他运用自如,且效果刚劲利爽,并不显得腻俗。他画中的明暗反差特别大,光感特别强,暗部深沉而透明,并不追求色彩的华丽和丰富,但却具有古典绘画的深沉大器。怀斯的出现,再一次印证了罗丹“发现就是美”的真理,他把乡间惯常所见的风景都搬上了画,他甚至教会了人们怎样认真地去画一条墙角的裂缝?怎样去画一片丛生的草地?他并不遵循什么经典的构图原则,看到什么画什么,却能处处出彩,笔笔精到。怀斯并不介意什么创作和习作之间的界限,只是想把乡下普通人的生活画出来。他会在一个雪后的冬天,夹着他的画板,足蹬一双破旧的皮靴,在枯黄的落叶和洁白积雪的原野上慢步行走,脚下嘎嘎作响。他眯起眼,旁若无人地慢慢画着远方的风景,那是一种犹如青铜般铿锵、能敲击得出声来的风景。 


《镜子》迭戈·格拉维内塞

阿根廷超写实主义画家迭戈·格拉维内塞(Diego Gravinese)于1971年出生在阿根廷拉普拉塔。画家用丙烯酸在画布上创作的超写实油画,让人看了仿佛以为是摄影作品。相比其他超写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很精细,让人惊讶。以下就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过去15年在纽约、巴黎、马德里、都灵、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洛杉矶等城市参加过国际展览。
《晚餐》迭戈·格拉维内塞

阿根廷超写实主义画家迭戈·格拉维内塞绘画作品能够与数码照片媲美,其细腻程度令人称道;但要是使中国画与其在“数码照片”式的写实程度上比,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追求中国画的灵魂所在——“诗情画意”。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浮世绘之《水浒人物》欣赏。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浮世绘题材大多反映民俗生活,所谓“浮世”,即指现实社会众生相。浮世绘的题材有社会、传说、历史、戏剧、故事等许多方面。)
 日本浮世绘里的水浒人物   《九纹龙 - 史进》

 日本浮世绘里的水浒人物  《豹子头 - 林冲》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