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技能又重心性——谈书法的启蒙教学

重技能又重心性——谈书法的启蒙教学

重技能又重心性——谈书法的启蒙教学

时间:2011-10-24 15:49:38 来源:

>重技能又重心性——谈书法的启蒙教学

庄红伟

        摘要:书法教学,重技能,还要重心性。技能主要培养书写能力和欣赏能力;心性主要培养悟性和灵性。培养书写能力,打好基础,教好“笔法”和“字法”;培养悟性,由形象到抽象,由理论到实践,培养领悟能力。悟性是内核,能力是外现,“练”是桥梁。培养书写能力,不能只抓“桥梁”而忽视内核。培养书法审美能力,从感知美、鉴赏美、表现美三方面做起;培养书法灵性,对书法美的感知要灵敏、鉴赏要准确、表现要新颖。灵性决定审美能力的高低,重视深层次书法灵性的培养,才能较好地提高书法审美能力。书法,对于磨练中华民族的性格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书法教学,重技能又重心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能  心性 
        当今的书法教学,受到各个层面的重视,国家和百姓高度重视,海外和内地同样重视。如何教好书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书法”的定义,陈振濂先生否定了“书法是书写的方法”的观点,主张书法“是包含着作者抒情、泄意、在形式中融入有个性的审美意念的一种绝对强调主体精神的艺术。”[1]从美学的角度看,是对的。若从书法教学的角度看,书法的定义应该包括“方法”和“艺术”两个方面。“方法”是基础,“艺术”是提高。所以,书法启蒙教学的内容容纳了“方法”和“艺术”两块:书写方法和艺术欣赏;教学目的也是两个方面:学习提高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心性。
        培养书写能力,重视书写“悟性”。
       “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2]这段话讲出了写好毛笔字的“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因而,毛笔字的启蒙教学,应从笔画和结构开始,循“法”而教。其“法”要深入人心,依法而练,形成能力。深入内心是领悟的过程。悟性是内核,能力是外现,“练”是桥梁。学习书法,不能只抓“桥梁”而忽视两端。 
        1、重视笔画写法,教会起止运笔。传统的书法教学,分描红、仿影、临帖三个阶段。这样做,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但学生只是依样画葫芦,书写方法要靠自己揣摩,心性也是自然磨练。我们改变这种教法。第一、从笔画入手。设计字帖突出笔画,标明笔画中笔锋的走向。写字之前先练笔画。第二、把描、仿、临结合起来。儿童喜欢有点难度的内容,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品质,“三结合”有利保护这种品质。先描,第一张描红(先让学生按帖描字框,然后描写);再仿,第二张仿影,后临,第三张临帖。描、仿、临的指导重点各不相同,描红,指导学生感知笔画的形状,学习起笔、运笔和收笔的方法;仿影,指导学生巩固用笔方法,先书空,后仿影;临帖,放手让学生独立运用书写方法。三张写完,同学互动评价,先看优点,再指不足。针对不足,反复练习。练后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收获。第三、教会用笔。有的人练了很长时间的毛笔字,依然是抹字,不会用笔。启功先生说:“书法以用笔为上。”[3]宗白华先生指出:“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等区别”[4],都说明用笔方法很重要。我们从两方面指导用笔方法。一、理论指导。把用笔方法编成歌诀让学生唱记:中锋笔杆直直,侧锋笔尖偏偏;藏锋起收圆圆,出锋收笔尖尖。二、示范演练。重点教会中锋运笔,关键要学会横竖撇捺起笔后的转笔,不转则成侧锋,会转才成中锋。多做演示,让学生明白不同笔画的不同写法。然后指导实践,手把手地教,不断纠正错误用笔方法,让学生记住方法,用好方法。第四、用好字帖。随着教学的进展,逐步淘汰描红和仿影,以临帖为主。范曾先生指出:“认真临帖可能是书法的正确入门,甚至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5]启功先生说:“入门的时候不能不临碑帖,而临碑帖不至于被碑帖所误,这是很重要的。”[6]要临帖,又不被碑帖所误,我们临写唐楷,规定了如下原则。对于异体字,如“明、羡”的增添笔画,“流、勤”的减少笔画,采取“只识不写”的原则,认识即可,不去练写;对于繁体字,采取“重简轻繁”的原则,主练简体,也练繁体;对于软硬笔不同的写法,如“民”字的竖提,“山”字的竖折,“琴”字的横撇,毛笔字比硬笔字多一笔,我们采取“软硬兼顾”的原则,指明硬笔字是规范写法,毛笔字是求美写法。让学生体悟这些原则,明白对古人东西的正确态度,即优秀的要吸收,有价值的要参考,无(小)价值的要调整。第五、重视领悟。每种笔画是怎样写出来的,由形象感知,到理论指导,再到实践理论,这是领悟的过程。重视这一过程,促使学生不断领悟,真正做到心领神会。然后再进行恰当地练写,便能形成书写能力。
        2、重视笔画方位,定格笔画位置。笔画放到什么位置,是毛笔字教学的一个难点。有了米字格,学生不会用或不习惯用,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写法摆放笔画位置。为了给笔画准确定位,我们把米字格数字化。给米字格线段标上数字,如图1。给笔画定位采用数字化方法,分为“读、说、写、悟”四步进行教学。读,统称读贴,把笔画的位置用数字记在心中。说,让学生用数字把笔画所处线段位置说出来,如三点水,第一点在50线中点处,第二点在30线偏左处,第三点在80线中点处,见图2。如写“十”字,横,30线中点偏低处起笔,运笔通过0点,至04线中点偏高处收笔;竖,10线中点处起笔,下行通过0点,至02线中点处收成悬针,见图3。这样,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笔画位置。写,按照说出的笔画位置,反复练写,不断提高。悟,寻找规律,有所发现。首先指导学生寻找笔画位置的一般规律,如横,左低右高;竖,一竖居中,多竖匀称;撇捺相互支撑,多成九十度;三点水略向外弧,互相呼应等等。再则鼓励学生有所发现。如学生提出“横不平、竖不直”的问题,老师鼓励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用欧阳中石“在楷书的艺术结体中更无绝对的‘横平竖直’可言。”[7]的话,赞扬鼓励学生。学生有所发现,哪怕是高低长短粗细的细微发现,都值得珍视,因为那是领悟结果的外现。

        掌握米字格定位后,换用田字格,以后用方格,再后不用格。字格逐步隐去,目的是让笔画位置在头脑中逐步清晰,即笔画的纸上定位转到心中定格。指导书写,不单是纸上,更在心上。

图一

图二

图三

        3、重视笔画特点,写好笔画形状。毛笔字的笔画有粗细、长短、轻重不同的特点,颜、柳、欧、赵四家楷体笔画特点又不相同,掌握特点才能写出不同字体的特色。以颜体笔画特点为例,教学时重在指导学生去发现笔画特点。出示“不、十、特”三个字,指导学生发现笔画粗细的特点:横细竖粗。出示“其、目、甘”,指导学生分辨两竖的不同:左竖细短,右竖粗长。出示“人、大、天”,指导学生发现撇捺的轻重特点:撇轻捺重。出示“三、青、生”指导学生发现横收笔的特点:短横上扬,长横下顿。还有圆起圆收的特点,竖画外扩的特点等等,都要指导学生去发现,然后练写。教师的指导,重在发现,发现是“顿悟”,悟出笔画特点,是写好字的重要一环。 
        4、重视结构特点,写好个体汉字。 
        学会了笔画定位,结构教学就比较省力了,即由笔画定位扩大到部件定位。我们把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归纳为三大结构原则:横向结构(左右、左中右),要不犯不离:穿插不分离,避让不挤犯。竖向结构(上下、上中下),要重心平稳:中竖居中,左右对称。包围结构(半包围、全包围),要端正流利:外围方正,内部灵活。更细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根据三大结构原则自悟。 
        笔画、结构、章法是书法技能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光要会写,而且要善悟。要像欧阳中石先生说的:“常悟常新,常新常悟。”[8] 
        培养审美能力,重视书法“灵性”。 
        所谓“灵性”,就书法艺术而言,是对书法美感知的灵敏性,鉴赏的准确性,表达的新颖性。灵性决定审美能力高低,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深层次的书法“灵性”的培养。 
        1、感知书法美,重视灵敏性。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空虚,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9]书法审美要从笔画、笔迹入手,感知万象之美、人心之美。感知笔画美,由形似到神似。初学者应以楷书为审美对象,以工整入帖为美。先求形似,即外在的笔画特点与碑帖相似,能够识认出临写的是哪家字体;再求神似,即内在的神韵相似,能够感知作品曾练过哪家碑帖,也就是能看出某家碑帖的特色在作品中的显现。感知万象美,石涛《画语录》第一章说:“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笔一画,表现的是世间万象。点如鸟翻然而下,横如勒马之用缰,撇捺如鱼翼鸟翅。笔画反映了“万象”,那是生命的运动,这就是美。引导学生感知书法佳作笔画之美,要由静到动。看到静止的笔画,感知笔画书写时的运动过程,再把笔画跟“万象”联系起来,感受笔画如万象的生命运动。感知人心美,这里指人心流美于笔画。此美“就是势、是力、就是虎虎有声气的节奏。”[10]指导学生感知笔画的走势,主要看笔画运行的趋向;指导学生感知笔画的力度,重点体会运笔的“中实”;指导学生感知笔画的节奏,主要看笔画的粗细长短轻重缓急。感知汉字美的基本方法是从一笔一画,到反映万象,再到心中流美,逐步深入。教给感知书法美的方法,又重视书法知识的储备,并经常在实践中运用,便能逐步培养出感知书法美的“灵性”。 
        2、鉴赏书法美,重视准确性。感知是人对事物的直接反映,鉴赏则是细细品评。中国书法美的鉴赏,清人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国朝书品》中把书法界定为“神、妙、能三品”,那是高品位的赏鉴。初学者鉴赏,不宜选用过高水平的书法作品,而应选用比较贴近他们的作品,经过品味欣赏,他们能够分辨出优劣,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赏鉴能力。初学者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鉴赏。方正美。笔画润丽,结构匀称为上品;笔画正确,结构不犯为中品;笔画犹豫,结构松散为下品。形式美。书法作品形式多样,各显其美。条幅、方斗、横幅、长卷、团扇、折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风味。每种形式都有恰到好处的正文、题款、印章,构成中国书法特有的章法美。形式完美,正文突出,题款、印章安排恰到好处,上品;形式完整,题款、印章的大小与位置,与正文基本能够配合,中品;形式随意,有款无章,题款倒置等,下品。神采美。神采动人,形质活泼,上品;神采可见,形质规矩,中品;神采不见,形质呆板,下品。神采美较难操作,但它是以后高水平作品赏鉴必备的功力,现在尝试锻炼,为以后赏鉴作品打下基础。鉴赏的灵性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练出来的。 
        3、表现书法美,重视新颖性。初学者表现书法美,要在重视基本功的基础上,采取逐步求新的方法。第一步在摹写、对临阶段,求形似。笔画、结构入帖,形式完整,就算是好作品。第二步在背临、意临阶段,求神似。笔画、结构具有碑帖的韵味,气度相似,形式完美,即是好作品。第三步是融会贯通的高级阶段,求创新。对摹写的碑帖心领神会,作品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性格,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这一条虽然暂时做不到,但要明白,创新是书法创作追求的高层目标。创新也是书法灵性最集中的表现。总之有了悟性和灵性,书法艺术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书法之所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不单单传承了中华文明,也不单单有书圣留下了书法珍品,还在于她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方正性格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书法教学,既重视技能训练,又重视心性培养,就能为培养传承文明开拓进取的人才提供较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书法美学》第8页[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3
        [2]、欧阳中石《书法教程》41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
        [3]、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73页[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10
        [4]、宗白华《美学散步》167页[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5]、范曾《回归古典之美》89页[M]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0、3
        [6]、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57页[M]北京  中华书局  2005、10
        [7]、欧阳中石《书法教程》48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
        [8]、欧阳中石《书法教程》258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
        [9]、宗白华《美学散步》169页[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10]、宗白华《美学散步》171页[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6

        作者简介:
        庄红伟 男 1972年出生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教师 研究方向:美学。
        地址: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嘉庚路8号
        电话:13606930483
        邮编:361021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