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变与林泉之心

山水之变与林泉之心

山水之变与林泉之心

时间:2010-01-04 08:43:01 来源:

评论 >山水之变与林泉之心

文/沈海融

 看过唐军老师以前的画册,发现他的绘画风格悄悄发生了变化。他的早期创作的油画属写实一路,如《深秋·鸡冠花》和《深秋·草花》,但近年他的创作似乎转向表现和抽象风格,代表作《手语》让观者从无声的画面中体悟到聋哑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他似乎在通过抽象的色块、姿态以及形体的组合来挖掘人心深处的东西。从《沂蒙秋色》开始,唐军的油画开始企图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六幅系列组画连结而成,画面远景是跌宕起伏的群山,近景是山前的农舍,在白杨垂柳的庇荫下,簇立在浓荫中低矮的房舍,在一片村野的静寂中又渗透着几分纯朴和悠闲。红的瓦、白的墙、黄的地、绿的树……所有的色彩搭配与组合完全就是中国的彩墨世界。

     从今年安徽渣济的写生作品来看,唐军的油画风格已经很明显的,且是自觉性的在中国山水的精神里吸取了艺术的营养。他已经在探索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而且是很坚实的一步。对于当下的画坛,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画作比比皆是,抄袭与模仿之作多如牛毛,画家缺乏对中国画坛全局性的观瞻,不是在一个很狭小圈子里犯着保守主义的错误,就是唯洋是从,画常常以怪为美,真正清新雅俗而又给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却很稀少。唐军老师却能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不媚俗,不浮躁,淡雅的色彩如同水墨般洒脱,让人有入山林之感。他用当代的绘画表现技法来发扬传统,或者说用传统的观念来激发当下的艺术,但不论何种说法,这种行动的本身就是一个有着良知的本土画家最值得肯定的举措。如果守着祖先遗留下的几千年的精神遗产而无动于衷,这就是精神的麻木,而对于一个麻木不仁的画家,他的作品也可想而知。中国传统的绘画,讲究的是传神与写意,但其背后却隐藏着更高的要求,即一个艺术家必须有高尚的精神操守和独立傲世的人格。应为艺术是真、善、美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和艺术家高尚的修养和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真、善、美的修炼和内化,也正是中国山水画的始终追求所倡导的。山水画家提倡“以玄对山水”和“澄怀味象”,就是要求画家在超功利的虚静中达到人格的升华,从而体悟出人生的真理。

综观唐军的绘画,就是一个“变”字,从中国传统的山水之中抽象并归纳出油画的表现语言,将其熔铸在两种不同的画种之间。艺术语言的嫁接往往会造成胡乱拼凑的感觉,但是,我们从唐军作品中,几乎很难找到生硬的痕迹。作品的“硬伤”多半是因为对艺术语言理解不够到位,又或是艺术家文化积淀的不足,所以,画面常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唐军的油画风景,是中国传统的山水之变,凝聚在作品中的传统学养,使得画面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子,又不失油画的神采。线条与色彩张力都隐含在画面朦胧的意象中,明净的天空、低矮的房舍、摇动的野草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山野气息,都笼罩在一片充满禅意的中国山水意境中。  一个艺术家不论怎么变,其凝聚在画面上的艺术情愫永远也消失不了。这个情素应该是作为一个画家对艺术的执着和坦诚,是画家在面对艺术时所坦诚显露出的精神操守——一颗纯粹的、不带任何私利的赤子之心,因为在面对艺术的时候,只有不带有一丝的功利性,才能在画面上真诚地流露出一个画家所具有的学养和潜质!

唐军所追求的这种全新的绘画语言,我们权且认为是他在油画方面探索的一个前奏。因为在他的画面上氤氲的是一种明净、素雅的气息,这个气息隐隐传透出一个艺术家在当今浮躁的艺坛,企图在追寻一个宁静的心灵憩圆。这种艺术探寻的动机和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有着巨大的相似,所以他在造型技巧上无不在借用中国传统水墨的表现方式,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切合地表达一个有民族传统学养的画家所应该具备的才情!

在这里, 无论是被风吹动的叶子、还是掩映在绿树中的山墙,都给人一种明快、恬静与清爽的感觉,在这里,所有的线条、所有的色彩已经在画面上交向辉映,构筑成一片充满禅机的谐和世界!“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这就是那一个画家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一颗无功利的山水之心,一种澄静虚怀的审美胸襟。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推崇隐逸、啸聚山林,同样也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中西艺术交融的变革中,一个艺术家在踽踽探寻的林泉之心。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