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看杜璞的六十年六十人

面面俱到——看杜璞的六十年六十人

面面俱到——看杜璞的六十年六十人

时间:2009-09-04 10:01:38 来源:

评论 >面面俱到——看杜璞的六十年六十人

苏州美术馆  王晨

一直有关注杜璞,他是位特别的画家,尤其在苏州这样的地方,作为一个外来的画家,他始终乡音难改,估计这一辈子也学不会地道的苏州话,不过他有他的方式和这里丝丝入扣。

他始终画的是典型的苏州题材,苏州的园林,山水,昆曲,民俗,本地人对这些东西多少有点熟视无睹,他却始终激情满满,要说这个时代还会拿个素描本,背个油画箱,不管严寒酷暑到处写生的人,也真不多了,杜璞是一个,他行走在苏州大街小巷,他要吸够苏州的氧气。

有个词形容让人舒服的女孩叫氧气美女,之前看到杜璞的画也会产生类似联想。他的画用色丰富,构图有趣,一直是让人感觉舒服的。可现在呈现在面前的这些密密麻麻的人物肖像,让我多少有些窒息的感觉。这跟他以往的画风大相径庭。

杜璞一向以画风景画见长,人物画是近几年才略有涉及,并多半也是组合在风景画里半遮半掩。所以这次,对他而言,实在是件胆大包天的事,如此实打实的人物正面肖像,且一画百余张,太难画,不讨好,没点对自己抽丝剥茧的勇气和莽撞,是做不来这件事的。

据介绍,画家从年初开始画这组肖像画,初衷是为纪念建国60周年。而他放弃所长,选择他并非擅长的人物肖像,是他想挑战下自己,希望从一个细微而有趣但陌生的视角上力图呈现自己对于周围的环境与社会的适应与解读。

杜璞说他的画应该是很生动的,不断改变,不断生长,他不会与过去的自己对比,也不担心明天会走到迷失。画风的大力改变说明他并不惧怕失败。“尽管都不在我的计划内,但我乐于接受一切可能性。”

他先后请了百余位苏州市民,画他们的脸,听他们的故事,写实写真,一改他风景画里的泼辣挥洒,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和恭恭敬敬。画画的同时,他还做了很多笔记,写了很多感悟随笔。抓住让他动心动情的瞬间,一百多张肖像画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流利而出。他说:“没画过一张照片。”

而且,这次他既没耍小聪明,也没做过多的铺陈说明,只是充分而有节制的表达他的所见所闻。作品以写实人物的朴素面貌呈现出来,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他的创作意图一样,都被小心的隐藏了起来。画家在面对模特,与之交流时的漫天思绪,对生命的热爱和希求、社会发展、贫困、伟大思想的消亡,理想,人与人关系的疏离等等的思考,都被小心翼翼的融入他的一笔一画间,流连在画中人的眼神里嘴角边。

随着这个过程的深入,画家也逐渐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得到了很多与以往画风景画出入很大的经验。最后,他舍弃了涉及到的各大著名的历史事件和经典场面,也舍弃了原本腹稿很久但还眉目未清的宏大叙事方式,从切己的经历与生活体验入手,奔着“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一鼓作气画了一百多张肖像,并筛选较满意的60张,一年一人,组成六十年六十人这个系列。

这些人物涵盖各行各业,有老苏州新苏州,普通的保安,地铁一号线的工人,五六岁、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小有名气的“好人老汤”,等等,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家人、同事,邻居,路人,男女老少,活色生香,各自成韵,又彼此钩连,他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个时代这个地方人的特征。

这组画画面纯净,尺幅适中,人物表情微妙,与观者静静对视、默默交流。画家用实验性、探索性的绘画语言,概括反映国家60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表现人类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强调“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画家对于当下人文情景的一种个人思考,和对建国60周年的崇高致意。

当然,挑剔的说,用这六十人用来代表新中国的六十年,是微不足道的,也很不全面的,但从这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上,人们能联想到到许多,关于时代空间,生存状态,直至反观内省到自身。所以从这60人延伸出去,未尝不是一个小宇宙。

有人评价这些画已经不是简单的写实人物画,我虽然心里偷笑这真是废话,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其实从来都没有单纯的肖像画。并怀着良好愿望揣测,通过这系列作品,画家大概更清楚了好作品的画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