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燎原:中国藏家会把世界大师买到中国

黄燎原:中国藏家会把世界大师买到中国

黄燎原:中国藏家会把世界大师买到中国

时间:2009-07-15 10:08:19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评论 >黄燎原:中国藏家会把世界大师买到中国

曾经,人们把黄燎原同“中国三大乐评人之一、汉唐文化的老板、唐朝乐队经纪人”的头衔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各大音乐节中不可缺少的身影,他是当代中国摇滚编年体“史记”的重要作者。2004年,凭借着二十年艺术策划、运作的经验,他剑锋一转,挺进了当代艺术界,创立了北京现在画廊。作为在北京成立最早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随着逐渐建立的庞大的国际交流体系,收藏和信息网络,北京现在画廊已跻身并活跃在世界舞台,他对未来中国人收藏全世界优秀艺术抱有信心,需要的仅仅是时间。

  《东方艺术•大家》:北京现代画廊创立之初的宗旨是“把中国现在艺术留在中国”、“把中国现在艺术留给世界”,你怎么看待现在各个国家地区的艺术特色?

  黄燎原:各个国家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基本上这几十年的主流是都在往材料上走,运用新的材料来创作艺术。由于每个民族、每个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使得区分出每个地区艺术的特点。

  《东方艺术•大家》:北京现在画廊参加过很多博览会,比如说巴塞尔,马上去香港,在不同国家的展示有没有侧重?

  黄燎原: 我们最早参加的博览会是意大利的波罗尼亚艺术博览会、佛罗伦萨当代艺术博览会等等,我们早些时候参加博览会,基本上以架上绘画展示为主;后来,越来越注重材料方面的介绍,但我们没有忽略架上,因为从画廊的经营来说,架上还比较传统、容易买卖。

  每一个博览会是否有不同的针对性,对我们来说没有专门的区分。这次艺术北京,我们第一次有一个战略——因为经济不好,带比较便宜东西。5月在香港博览会,我们只要了一个年轻的展位,两位做材料的年轻艺术家,对香港人应该是完全陌生的,就是去亮亮相。

  《东方艺术•大家》:在不同地区展览,当地的人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不同,对于同一作品的解读和理解也会不同,那么画廊会采取什么策略?

  黄燎原:这个事情有时候说不清楚,有时候藏家因为熟悉才买,有的时候因为他不了解、好奇也会买。

  《东方艺术•大家》:迪拜博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了国际化的,并且极具特色的市场,中亚、南亚等阿拉伯世界的作品在迪拜得到了很好的销售,同时其他地区的作品也有所受益。迪拜的模式是否值得以中国、香港为中心的东亚地区借鉴呢?

  黄燎原:现在中国收藏家买国外作品的气候还没形成,国外的画廊想到中国来找销售渠道,目前还比较困难。从我们画廊来说,我们会带一些人,慢慢地去放眼世界,现在我看到买国外艺术品这些藏家好像大部分都跟我们有一些联系。

  藏家开始注意亚洲,因为比较容易懂;和日本经济比较强势有关,也和它的文化、战略推广有关,韩国是国家推广文化;韩国和日本的流行文化对中国的年轻一代影响比较深,有的藏家从他们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影响。

  《东方艺术•大家》:西亚、或者东南亚的艺术品,在语言和文化理解上的障碍恐怕是海外艺术推广的制约,你怎么看?

  黄燎原:像印度这样的佛教国家或者东南亚的东西,我都很难进入,虽然我还会说点印尼话,从小吃印尼食品。西方的东西反而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我们小的时候就看西方美术展,中国的绘画也受西方影响比较大。

  困难是存在的。现在买东南亚作品的华人,除了东南亚本地的,就是台湾。也许台湾的教育很早就涉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他们比较容易进去,或者因为商机而进去。但是大陆的收藏家没有广泛购买亚洲艺术品。

  《东方艺术•大家》:是否说明一个自觉的收藏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链条上还有很大断裂?

  黄燎原:因为有一些人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收藏系统,还没有习惯逛画廊、在画廊买东西,而是在拍卖行买成名艺术家的作品,这还是时间的问题。我觉得中国画廊的历史太短了。

  所以如果博览会能够做得好,大家可以通过这种文化活动和画廊交朋友,也可以认定哪些画廊的哪些艺术家比较好。画廊作为一级市场,价格比较合理,可以去拍卖行买一些在画廊根本买不到的东西,尤其是艺术家早期的作品。

  《东方艺术•大家》:您认为整个亚洲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中国的藏家开始对东南亚、印度和欧美的作品发生兴趣,购买力是怎样的?

  黄燎原: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他的经济基础很有关系,经济强国会主动推广它的文化,最容易灌输给别人的东西其实就是文化。我觉得现在整个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还算是比较坚挺的一个板块,那么亚洲艺术可能会借经济的发展,成为比较受瞩目的点。但是这个亮点恐怕主要还是靠亚洲人来支撑,因为目前艺术品市场的游戏规则是由西方人制定的,能够进入这样一个系统是困难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发展到现在,各大展览、博览会好像没有中国艺术家参加就不成席了。但是,在欧洲、美国很多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很难看到有中国艺术家参加的展览。我们还是处于边缘状态。

  至于中国藏家的购买力,我想最终会出现一个局面,就是中国收藏家去买全世界的艺术,甚至把全世界的大师都买到中国来。很有可能大师作品的价格,是被中国人再一次抬高,但这种可能性需要时间。

  《东方艺术•大家》:很多展览没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是不是与中国作品还没有进入西方博物馆的收藏系统有关?

  黄燎原:完全没有进入。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被收藏只是个别收藏,甚至有的美术馆说近五年内不收藏中国的艺术品。他们以中国现在的艺术生态比较混乱为理由,实行自己的文化保护。这和贸易上的保护主义相似。

  但是,中国没有想到对其他国家制造壁垒。在国际上,中国人一向是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的,中国人了解外国的一定比国外了解中国的多。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