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峤:文化多样性是一笔财富

崔峤:文化多样性是一笔财富

崔峤:文化多样性是一笔财富

时间:2009-07-15 10:05:37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评论 >崔峤:文化多样性是一笔财富

作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世界范围内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歌德学院除促进国外的德语教学外,还大量介绍了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近些年来,他们不带有任何政治意味的开展了当代艺术方面的工作,如当代艺术大展SURGE-2007、卡塞尔文献展推广、“边界线”艺术大展、李希特艺术大展、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2008广州三年展等重要艺术项目。这类官方背景的文化机构在文化推广和互融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文化项目部主任,崔峤说:“我们乐意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和政治方面的挑战,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视文化多样性为财富,并能相互理解的世界中,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期盼带来更多的创新。”

  《东方艺术•大家》:歌德学院作为文化机构,在举办艺术活动时,怎么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做好项目?

  崔峤:我们希望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让中德文化界的想法得以完整呈现。二战之后,德国就明确地把政治跟文化分开,很多德国艺术家在创作时很纯粹。歌德学院在做文化交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另外还有歌德学院专家团的参考。很多德国艺术家对中国情况不了解,我们起到桥梁的作用来帮他们。之后,专家团对不同类别的艺术:舞蹈、美术、音乐、戏剧进行评定,所以我们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会跟总部紧密合作。然后才是进一步的具体策划,跟本土的机构合作,长期准备并组织各种细节策划。

  《东方艺术•大家》:智囊团有没有一个大体的评价体系?

  崔峤:我们需要智囊团给初步意见,尤其是在申请人的专业方面;此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申请人的经历、公众的评价、他自己长远发展的目标、多边国际合作经验等等。因为德国很多从事艺术和音乐的人找歌德学院得到对外交流的机会,所以总部给的参考意见特别重要。

  《东方艺术•大家》:在资金上,德国对文化艺术交流的支持力度与多大?

  崔峤:歌德学院每年的预算都要获得德国外交部和国会通过,所以不受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自主地做项目。一般我们都是具体的项目、具体的艺术家,这样可能会深入一些。

  08年的上海双年展,歌德学院是第一大赞助商,由德国总部的一个优秀艺术项目基金支持;08年广州三年展歌德学院也支持了很大一部分,德国艺术家到青海驻扎创作、作品参加三年展、包括关于后西方现代化的国际研讨会等等。

  《东方艺术•大家》:歌德学院用巨额资金在海外做文化艺术事业,是出于什么战略意义?

  崔峤:毕竟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以经济为基础,虽然说经济程度不一样、文化不一样,但是文化是建立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跟每个人的生活有关系的。我们希望把这两者连接起来,提供给大家更多的选择。

  德国有史以来在海外做的最大的文化推广活动就是在中国。德国的第三种外交手段就是文化外交,这不是那种明确的一定要是一对一的生意,或者说我投一分钱,我就拿回一分钱。文化战略是长期的,每个项目都是长期策划。而很多国家的文化活动都是使馆的活动,绝对要服从于外交要求。我们所做的项目就不牵扯到这些问题。这归根结底是怎么看待文化的问题,或者说,文化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是民俗的还是精英化的?是你的价值观,还是你的具体的艺术的表现形态,你和国际交流的出发点和态度是什么?你到底要去表达什么?

  《东方艺术•大家》:歌德学院怎么看待在中国地区的传播和交流呢?

  崔峤:歌德学院现在是“中国大区”,在北京、上海、香港、台北、乌兰巴托等地都有分支机构。但是因为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只允许在北京设立正式的办公室。在全球的150多个歌德学院分院中,中国的歌德学院应该是最特殊的,现在经济增长也是最快的,人员增长也是最快的。很多在欧洲的机构都关掉了。歌德学院在外交、文化的重点慢慢转移到亚洲、非洲、南美。对德国来讲中国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德国与中国的交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德方又碰到很多困难。

  《东方艺术•大家》:文化交流一定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你们在回报上有什么预期值?

  崔峤:我们每年的年度计划有不同的战略重点,比如增加哪方面的工作、增加曝光率,或者增加社会群众推广。每一个活动我们都有意见调查表,观众、媒体和相关的专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我们会不断完善。我们其实并没有具体的期待值。社会效应上的预期值,从歌德学院进入中国20年的过程来看基本达到了。现在,我们希望这些文化活动能和更广泛的社会群众有互动。

  《东方艺术•大家》:你们预期的受众,和来参加、关注你们活动的人群一致么?

  崔峤:如果说在外地举办活动,参加的年轻人比较多,而且比较活跃。北京是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参加互动的各年龄阶层的人都有。活动策划就是想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长期的活动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

  《东方艺术•大家》:未来,歌德学院北京在艺术展示、推广、交流方面还将有哪些具体的计划?

  崔峤:2009年的项目重点是设计、戏剧、“文化管理”,尤其是后者的项目我们会和美术馆、戏剧、舞蹈方面的中方专业人员在北京和德国合作培训。明年国家博物馆的开馆展览是德国三大国家博物馆提供展品的关于欧洲人文启蒙的大型展览,在北京的展览会持续1年半,像这种超大型的展览我们肯定会一起合作,加强推广。明年我们想把德国非常有名的天才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迪曼(Thomas Demand)请到中国,他很年轻就已经在德国国立美术馆做回顾展了,但是中国对他并不了解。我们会选择与不同类型的展览会和不同的伙伴合作,比如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798艺术区等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