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艺术要“吃透”传统

好艺术要“吃透”传统

好艺术要“吃透”传统

时间:2008-05-17 10:04:0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 >好艺术要“吃透”传统

中国现代艺术在持续两年的火爆之后,似乎已经进入了市场的“调整期”,甚至,一些批评的声音,从今年伦敦苏富比拍卖的4件中国现代艺术品“压轴之作”中的3件作品——方力钧的《无题》、刘野的《我相信我能飞》、岳敏君的《制服》遭遇流拍的现实中,顺势提出了“中国现代艺术的‘拐点’理论”。

  5月11日,苏富比中国当代艺术部资深专家、副总裁张晓明在观看完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园林的乌托邦——展望个展》后,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独家专访。张晓明认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市场化完成了知识的普及,而收藏群体的普及尚需时日,“中国现代艺术的确已经告别了从2005年到2007年的‘暴涨期’,进入调整阶段,增幅会放缓,而不同级别艺术家作品的行情区分会更为明显。”

  谈到中国现代艺术,张晓明强调中国现代艺术家早期作品的历史价值——活力以及原始的表达。她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本杂志封面上看到张晓刚作品的情形:“张晓刚的作品让我感到有一种亲情在里面,非常复杂,一种又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在冲击你。”张晓明的感受,似乎与西方收藏家对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的感受有相通之处,让他们兴奋的是“中国的艺术家,找到了现代的语言记录和传达中国的社会现实、一代人的困惑”。而这些作品的语言无疑受到过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影响,带着“他们的审美基因”。

  《第一财经日报》:据你观察,谁在购买中国的当代艺术?

  张晓明:从今年香港市场上的藏家群体看,香港地区占第一位,内地占第二位,然后是印度尼西亚、美国及瑞士的藏家。而其中,第一次来拍卖的买家达到了47%,说明有很多新买家进入到拍卖的市场中来。

  《第一财经日报》:西方收藏家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兴奋点”在哪里?

  张晓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看到玩世主义出来的时候,给我的刺激特别强烈,很吃惊中国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我想西方收藏家可能也是这样的感受,这批作品包含了中国社会的现实以及艺术家对中国的变革的一个反应。那批艺术家用一种原始的方式表达了自身的困惑,有很强的观念在里面,是西方收藏家心目中的“中国面孔”。

  以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曾梵志为标志的中国现代艺术“四大天王”为西方认知中国现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基础,以此为一个开端,西方收藏家的视野被引向更深广的层面,“观念艺术”家艾未未、“新写实主义”艺术家刘小东等更为多元的中国现代艺术为世界所认识。

  事实上,不同地区的收藏家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兴趣又不同,美国的收藏家偏好“波普艺术”,他们可能喜欢岳敏君、方力钧的“玩世主义”和王广义的“政治波普”,而以瑞士收藏家希克为代表的欧洲收藏家偏好张晓刚的作品,是因为他受里希特影响,张晓刚的语言更“欧洲”,这里面的划分其实很细,并不单一。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收藏家市场投资的机会怎样?

  张晓明:中国的当代艺术,跟欧美的当代艺术相比,还是一个有很多机会和很大成长空间的市场。在中国的最近几年中,有很多人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产生兴趣,但是这个市场还不够深入,给了我们做更深、更细节的东西的机会。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太乐观,艺术家被鼓噪起来了,他们该如何平复自己的心跳,安心创作?

  张晓明:艺术一旦推向市场,就必然面对一个悖论。欧美的“波普艺术”就是一种“故意”的商业,它是艺术家对抗现实的一种策略——用商业的语言批判商业。而中国的一些“波普”却是希望投身到商业中去,成为商业的一部分。目的不同,走向和力量也就不同。我其实很想对中国艺术家说的一句话是,一定要重视传统的东西,回到中国的传统中去,好的艺术家都是“吃透”了传统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