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比亚利兹的欧也妮别墅,衣香鬓影,觥筹交错,欧也妮皇后挽着丈夫拿破仑三世款款走来,她胸前熠熠生辉闪耀着的一枚钻石胸针,吸引了在场无数贵族的目光。这位皇后引导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潮流,而这枚蝴蝶结胸针也正是因为她的青睐而开始了辉煌之路,几经流转后,它将于5月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场上。
这场名为“鉴赏者之眼”的珠宝宝石专场拍卖中,这枚胸针估价为400万至600万美元,与它一同参与竞拍的,还会有少女胸针、粉红色钻戒等115件重要拍品,这些珠宝反映了拿破仑时期珠宝美学特征,以及记载了新装饰艺术珠宝时期历史。它们的提供者历时近40年,搜罗了来自拿破仑三世时代、新艺术时代以及新装饰时代的众多精品。
此次拍卖中的“蝴蝶结胸针”,是来自当时巴黎设计师弗朗索瓦·卡拉玛的设计,欧也妮皇后的本意是制成一根腰带,但出来的效果却并不满意。设计师遂灵机一动,在下摆处增添五条钻石链和两条钻石流苏改为胸针,使其更添奢华,果然博得美人一笑。胸针的中心图案为蝴蝶结,优雅迷人,细小的白钻在镶银的衬托下愈发显得闪亮。放在手心仔细观赏,还能看见由纯金打造的底层,材质较硬的黄金(210.15,-0.17,-0.08%,吧)能保护衣服不受上层银的侵蚀。考究的手工经过岁月的磨砺,虽然镶银逐渐变黑,却还是丝毫没有损害它的光彩。据说,欧也妮皇后在众多珠宝中对这枚胸针情有独钟,后来她将这枚胸针点缀于紧身胸衣之上,可见她对这件作品的喜爱了。
翻开浩瀚的珠宝史,1852至1870年的拿破仑三世时期着实浓墨重彩。这一时期最大的珠宝收藏家就是皇室家族,而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也妮更是珠宝的头号拥趸。这位西班牙出生的皇后,以她的美貌与时髦的打扮,成为整个欧洲的焦点。欧也妮醉心于珠宝,也正是因为她的痴迷,让这一时期产生了众多令人赞叹的瑰宝。这一时期的珠宝崇尚浪漫主义情怀,经常选择蝴蝶结图案,与服饰本身选用的蕾丝等材质相映衬。同时,大自然的元素也大行其道,动物、植物等花样比比皆是。在材质上,天然珍珠等也被奉为上品,大量出现在那一时期的宫廷首饰中。
这枚蝴蝶结胸针后来归属于纽约的社交名媛卡罗林·爱斯特,与欧也妮皇后一样,爱斯特夫人在“镀金时代”阶层分明的美国社会有如一位女皇,主导着上流社会。这枚胸针曾在爱斯特家族传承了100余年,却还能完好的保持原貌,实属不易。相较之下,更多的欧也妮皇后藏品在漫长的岁月中或流失,或损坏,再难一窥其原貌了。来自佳士得的资深珠宝专家江玉娟介绍说,“珠宝价值,除了取决于大小、成色等自然因素以外,更要看珠宝背后的故事或者是象征意义。若是有背景的珠宝往往是同类珠宝价值的三倍左右。蝴蝶结胸针,因为前后的两位佩带者而价值不凡。”
在此次拍卖中,一枚雷诺·拉里克设计的少女图案吊坠也十分引人注目。这枚吊坠曾在1900年的世博会展览过,灵感来自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传统少女形象。吊坠中的少女头戴帽子,身穿传统服饰,神情温婉动人。
雷诺·拉里克的作品是法国新艺术风格的最好见证。在他的珠宝设计中,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富想象。女性是拉里克设计中最爱用的主题。
新艺术时期是珠宝史上不得不提的另一个时期,此次拍卖中不少作品正是诞生于此期间。新艺术风格诞生于19世纪末,当时的艺术家开始逐渐摒弃维多利亚时期堂皇严谨的设计风格,转而开始倾心于不对称的曲线,被神化的人体,花卉,怪异的动物和缠枝都是他们惯用的题材。选材上,新艺术主义设计师多选用珍珠、蛋白石和珐琅等材质,全然不见钻石等的痕迹。虽然材质没有那么名贵,却自成一体,颜色和材质的搭配完美,塑造的内容栩栩如生,尤为传神。
拿破仑三世时期和新艺术时期在时间上相差了仅20年,但珠宝美学的发展却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一个分水岭。在大部分收藏家看来,这两个时期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稀少,且多为精品,是珠宝收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皇后旧物,拿破仑珠宝美学纽约尽现
皇后旧物,拿破仑珠宝美学纽约尽现
皇后旧物,拿破仑珠宝美学纽约尽现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