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行公开设陷阱

拍卖行公开设陷阱

拍卖行公开设陷阱

时间:2008-03-14 09:25:07 来源:天津日报

拍卖 >拍卖行公开设陷阱

  过去人们相信拍卖行,现在为你设下陷阱的,有时就是你所信任的拍卖行。为什么?只因其中的利益太大了,像雍正的好瓷,价格上千万,干成一票,他几十年的生活不用再愁了,而且还没人去查他。有人抵御不住那种巨大的诱惑,就置职业道德和良心于不顾了。当然,拍卖行中许多人都是很好、很正直,只有很少的一些人在那样干。

  干这种勾当的人,都有几个死党,替他跑幕后的事情。例如,替他去物色上好的仿品;替他冒充送拍的主顾;替他去拍卖现场举牌,等等。

  一般情况下,东西到手之后,一看那活儿确实做得不错,足可以假乱真,他便开始运作了。首先,他要把海外的收藏家们以及某些博物馆的负责人请来。与这些人的人际关系,他平时早已处好。拍卖会上有时的确会有理想的东西,所以那些人通常也愿意过来看看,一请就到。为什么特别注重邀请海外的客人?一是那些人钱多,肯出高价,同时东西一旦被买走,被收藏起来的可能性大,再次出售的可能性小;二是他心里有鬼,担心那事儿在国内不好隐瞒,对方一旦知道了买的是假货,会跟他没完。

  然后,他还要上演一两出好戏。

  拍卖行的人平时和一些专家、学者关系特熟,有时要请专家、学者们替他们把关,辨别拍品的真伪;有时则需要专家、学者们替他自己准备推出的假货说话。当然,他不会跟专家学者们直说:“我这东西有问题,请您给帮着说说,捧捧场。”通常的做法是,在饭桌上或在家里,他把东西拿给某位老专家看,看时他在一旁反复地忽悠:“这件东西太好了,好多人看过,都拍案叫绝,说几十年才出这么一件。”这时,那老专家说话就得谨慎了。他要说“这东西不对”,无疑是砸老朋友这宗生意,同时还得面对那些说“对”的人,因为人家要问“为什么我们说对,你说不对?”。他必须要找出明显的破绽来才行,可那东西仿得太好,至少是一时让他看不出破绽来,于是他就拿不准了,这时思维就开始偏向老朋友的说法儿了。何况有的专家有时根本就不负责任,拍卖行平时总请客,逢年过节必送礼,还免费招待过出国“考察”,听话听音,请他看东西的人说“很好”,他就含糊着说:“不错。”

  好,老专家对那件东西的看法儿被他左右得成熟了。没过几天,一个电话突然打到老专家家里,“×老,我这儿有人刚送来几件东西,挺急的,人家还得拿走。我们看了半天拿不准,请您过来给看一下好吗?我现在派车去接您。”老专家没意见,很快便被接到了目的地。而一到目的地,碰巧就遇到了那些被请来的海外的收藏家和博物馆的负责人,地点也许是在经理的办公室,也许是在贵宾室。

  这时,老专家所看的几件东西,多数都是特意准备的、易于露出破绽的仿品,成心留出让老专家发表演说的余地。老专家看后定会侃侃而谈,这时旁观的贵宾中就会有人忍不住地对那设局的人说:“顺便请老专家给我们看看那几件拍品怎么样?”设局的人说:“好啊,您就直接跟他说吧,没关系。”想买那件拍品的人哪里知道这是有人特意为他制造的机会,更不会想到那件拍品已被人在老专家那里做足了“工作”。

  这精心导演的一出戏有两大效果:一是让那些贵宾们看到这家拍卖行在鉴别拍品的真伪上是非常认真的;二是老专家亲口给人一颗“定心丸”。

  最后,那件仿品肯定会被卖出去,成功率几乎是百发百中。

  可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准儿哪一天会有哪位高人看出来。但设置假局的人早就想好对策。他先是装傻充愣,说“不可能呀?您当场也请老专家看过啦。”假若对方闹得厉害,为防止官司打到法院,他就承认下来,答应给对方弥补损失,然后就一拖再拖,一两年下去,拖得对方没了脾气。假若还是不行,他会想法儿弄一两件真货以平价让对方买去,把纠纷悄无声息地平掉了不说,还能让对方感激他。

  最惯用的做法是:在他所组织的拍卖会、展卖场上,常有一些流拍的拍品。分明是很好的东西,但在那场拍卖会上它就是卖不出价来,或是因为没有碰到能够欣赏并且买得起它的人;或是因为有更好的东西光芒罩住了它。这时他就动员其主人说:“你这东西不行,里面哪哪有缺陷,再说现在行情也不好。这样吧,如果你信任我的话,我给你找个买主,帮你卖出去吧。”拍品的主人通常并不太了解真正的行情,不知道那东西到底能值什么价?可他又想把东西卖出去,此时可能正在愁呢,听他这么一说,还挺感激。这时,反过来他又跟那位被他坑过的人说:“我这儿有件东西流拍了,很不错的。我做通主人的工作,把价压下来,让给你吧。”那主儿过来一看,果然是件好东西,便把东西给买走了,那件闹心事也就不提了。他手里的那件东西虽然是假的,但有拍卖行的证书,原价或以低一点的价格卖出去不是难事。他自己前后一算觉得没有吃亏,也许还赚了不少,所以就不再追究了。

  一次我问其中的一个人,“有时你半夜醒来,想这些事情吗?”他说:“想什么?我觉得挺好的。你看,对每一个人来说,我不是都帮了他们的忙吗?再说,你缴"学费"?我以前还缴过许多学费呢,大家都是活该啊,这些事业内人士都明白啊!”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