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市场:苏富比佳士得掌控着定价权

奢侈品市场:苏富比佳士得掌控着定价权

奢侈品市场:苏富比佳士得掌控着定价权

时间:2008-03-03 16:42:03 来源:新财富

拍卖 >奢侈品市场:苏富比佳士得掌控着定价权

  在全球高级艺术品和奢侈品拍卖市场,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拥有约90%的份额,形成双寡头垄断的格局,并由此获得了全球高级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定价权。这一定价权背后的重要筹码,一是两大拍卖行“与世界上最富裕的人建立别人所无法建立的纽带”—苏富比CFO威廉·舍利丹(WilliamSheridan)津津乐道的公司核心资产;另一个是拍卖行开放的竞价机制有利于市场筛选出最具价值的投资品,因此它也是奢侈品制造商提升品牌影响力及投资价值的较佳渠道。迄今,卡地亚、蒂芙尼和梵克雅宝等珠宝名牌几乎所有的最高成交纪录都是在两大拍卖行实现的。
  对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而言,两大拍卖巨头更是牢牢掌握了定价权,并在2007年的中国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投资热潮中推波助澜,将大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推向海外。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00年前后,一批中国优质企业赴海外低价IPO,在海外完成价值发现再返回国内市场的过程。也许,这是“中国资产”的一种宿命。国外拍卖行的运作经验表明,中国艺术品乃至本土奢侈品牌的兴盛,需要具定价权的本土拍卖行的支撑。
  尽管业界一直颇有争议,但拍卖行无疑是奢侈品(包括艺术品)的重要流通渠道,是整个奢侈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07年,成分调整后的花旗奢侈品股价指数(PlutonomyIndex)将苏富比(Sothebys)的名字与四季酒店、蒂芙尼、拉夫·劳伦和Coach等23家奢侈品公司排在了一起。除此以外,2007年年中,全球奢侈品风尚的权威机构《罗伯报告》(RobbReport)推出的全球奢侈品指数,以及较早前美林的生活风尚指数(MLLifeStyleIndex)均把苏富比纳入其中。第一只艺术品对冲交易基金(ArtTradingFund)同样把苏富比列为对冲风险的主要公司之一。苏富比的名字屡屡出现在众多奢侈品投资基金、指数的成分指标之列,这不能不算是对其奢侈行业属性的某种肯定。
  根据全球艺术品拍卖价格网站的跟踪记录,2006年全球9200场高级艺术品拍卖会中,佳士得(Christies)和苏富比举行了842场。尽管只占到了拍卖场次的9.15%,但两大拍卖行的高级艺术品拍卖收入之和却是全球总额的76%。两大拍卖行作品的平均成交价高达91805美元,而其他所有拍卖行的平均值仅为7156美元,他们几乎是高级艺术品拍卖交易中的“霸主”。2006年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的成交额逾75亿美元,轻松超过了上世纪最后十年交易量的总额。以现场拍卖的方式,佳士得和苏富比几乎控制着全球高级艺术品及奢侈品拍卖市场90%的份额。
  两大拍卖巨头掌控奢侈品投资定价权
  佳士得和苏富比已是奢侈品(包括艺术品)的重要流通渠道。更重要的变化在于,拍卖行的拍品已不完全是“二手货”。1986年以前,拍卖行经手的珠宝几乎都是二次流通的,但其后,由于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开始热衷于通过拍卖行进行交易,因此从这年开始,苏富比和佳士得同时开始拍卖各珠宝品牌刚刚上市的新品,其珠宝拍卖成交额迅速增加5倍。截至上世纪末,从单颗的宝石到成套的珠宝首饰,超过1/3在拍卖行流通的珠宝为新品。今天,卡地亚、蒂芙尼和梵克雅宝等珠宝名牌几乎所有的最高成交纪录都是由两大拍卖行实现的。利用拍卖行这个渠道,奢侈品牌珠宝商不仅成功售出商品,迅速回笼了资金,同时也借由拍卖行的高知名度和高曝光率大大提升了各自的品牌影响力。这也正是拍卖行作为流通渠道优于零售门店的长处之一。
  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市场的垄断,两大拍卖行还掌控着具有投资特性的奢侈品的定价权。2000年-2001年间,这两大拍卖行在美国就因被指控勾结操纵市场价格而上了法庭。
  也正因这种定价权,一些奢侈品公司也力图向拍卖行扩展。1999年,LVMH就试图收购苏富比,以失败告终之后,LVMH又斥资约6000万-1亿美元先收购了伦敦的菲利普斯拍卖行(Philips),后又将总部在日内瓦的德普瑞和卢森堡拍卖行(dePury&Luxembourg)收入囊中,合并为“菲利普斯、德普瑞和卢森堡拍卖行”(PhillipsdePury&Luxembourg),使之成为全球第三大拍卖行。由于适逢世纪之交艺术品市场的小低潮期,再加上菲利普斯管理混乱(比如2001年,菲利普斯拍卖两件艺术品时开出保底的3亿美元价码,而拍卖的结果却不到3亿美元的一半),LVMH没能帮助其在两大竞争对手遭遇丑闻困境时拓展市场份额,导致菲利普斯面临着再度重组。2002年,二者分道扬镳。
  LVMH由此错失了介入拍卖业的最佳时机。近几年拍卖行与奢侈品行业的关联更加紧密,成为奢侈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在分享奢侈品行业繁荣的同时日益壮大。在纽交所挂牌上市的苏富比近五年来股价上扬了331.56%,优于同期纳斯达克、道琼斯和标普500的表现。2007年,尽管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苏富比三季度利润下滑。但从整个行业来看,不管是苏富比还是佳士得,春秋两季拍卖高峰时,各自的新闻中心都忙于发布令人咋舌的新纪录。佳士得2007年上半年的拍卖总额高达3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上扬了45%,创下全球艺术品市场有史以来最高的半年总成交金额,358件作品的成交单价逾百万美元。苏富比2007年的年成交总额也逾53.3亿美元,较上年的36.6亿美元劲增45.63%。2007年两大行年拍卖成交金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据《金融时报》报道,秋拍两周中,苏富比、佳士得和菲利普斯三家拍卖行拍出的印象派、现代和当代艺术品成交总额高达17亿美元,远远超过去年的13亿美元,是2005年的两倍多。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