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精品荟萃 | ||
| 当代中国艺术 |
中国现代及当代艺术家杰作 .刘小东《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 .郭柏川《北京故宫》 |
.估价待询 .估价3,000万至4,000万港元 |
| 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 |
.米盖尔.寇瓦鲁毕亚斯《峇里渔夫与舷外帆桅》 .勒迈耶《班哥尔的庙宇》 .米斯尼亚迪《国家冠军》 重要越南艺术私人珍藏 .武元谈《在花园中交谈的贵妇》 |
.估价70万至110万港元 .估价190万至275万港元 .估价15万至20万港元 .估价125万至175万港元 |
|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 |
专场拍卖 .珍瓷雅尚──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 .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 .道法自然──翦淞阁赏石收藏 .皇尊瑰宝──清代宫廷珍艺专拍 |
预料总成交额超过 5亿1,300万港元 |
| 中国书画 |
中国著名画家杰作 .张大千《横贯公路》 .张大千《春山读书图》 .傅抱石《天廔先生像》 .李可染《山水清音》 |
.估价400万至 600万港元 .估价250万至 300万港元 .估价40万至 60万港元 .估价 300万至 500万港元 |
| 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 |
.D色内部无瑕(DIF)钻石项链 .一套天然海蚌珠及翡翠镶钻首饰,包括项链、指环及耳环 .翡翠葫芦镶钻项链及耳环 .一对翡翠双圈镶钻吊坠耳环 |
.估价2,600万至3,300万港元 .估价待询 .估价600万至700万港元 .估价待询 |
| 名贵腕表 |
「世纪藏珍」系列 .百达翡丽5002P型号「Sky Moon Tourbillon」铂金腕表 .朗格「Tourbograph-Pour le Mérite」陀飞轮铂金腕表 「名贵腕表」 .百达翡丽5029J型号18K黄金三问腕表 |
.估价800万至 1,200万港元 .估价350万至420万港元 .估价220万至 300万港元 |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8年4月8日至11日,假座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Grand Hall),举办2008年春季拍卖会。除了常设的中国艺术品、珠宝及腕表外,今季苏富比将首次于香港拍卖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是次将呈献逾1,400件珍品,总估价逾13亿港元。拍品将于3月在亚洲各地及纽约巡回展览,并于4月5日至7日在香港公开展出。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Kevin Ching)表示:“香港苏富比2007年之拍卖总成绩傲视同侪,我们将继往开来,于2008年4月春季拍卖会为国际藏家提供巧夺天工及在市场上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珍品。此外,今季香港苏富比也配合我们‘寰宇寻珍,集中销售’的全球企业策略,首度在港拍卖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品,让这以前多年来在新加坡拍卖的艺术类别,得以进一步展现于更广阔的国际平台及更创高峰。”
承接香港苏富比2007年秋季拍卖所刷新的骄人佳绩,本季将延续其震撼性,云集备受各界关注之当代及现代中国艺术品,拍品总数逾270件,拍卖总估价逾2亿5,000万港元,料将带来激烈竞投。








本季拍卖焦点是《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 (估价待询)。此大型作品是着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新写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刘小东(1963年出生)历年来唯一寄意政治且震撼人心的油画作品。
此大型油画包括被分成九组的十八幅各具200 X 100厘米尺幅之军人肖像,每组分别描绘一位中国内地军人和一位台湾军人。艺术是最容易把两地军人放在一起,刘小东曾表示作品欲表达两岸军人之间其实没有甚么分别,反而更像是兄弟。透过这张视野宏大的作品,刘小东尝试以艺术冲破政治障碍,为十八幅偌大的军人肖像赋予慑人的气势,高姿态地表白对两岸和平的期盼。
油画创作于2004年,为轰动全球华人社会之“金门碉堡艺术馆──十八个个展”展出作品之一。展览由另一位着名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破天荒担任策展人,并于当年在已解除军管的敏感军事地点──金门展出,阵容空前盛大,当中包括十八位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之顶尖华人艺术家(如谢素梅、曾力、王文志等),在废置的碉堡中与此小岛展开对话,刘小东的参展作品正是本幅带来极大回响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他花了三个星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军营内,在各地分别找来九位军人作为十八幅肖像之主角,并在画中记下他们的名字和国籍。两地军人虽被拼列,但看来并没两样,象征性地彰显画家对两岸和谐合作的期盼。
另一拍卖焦点为生于台湾之着名华人艺术家郭柏川(1901至1974年)的油画作品《北京故宫》(估价3,000万至4,000万港元)。画家曾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为其创作高峰时期,本幅油画创作于1946年,即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画家极少数在文化大革命中幸存之作,也是他创作生涯中,以紫禁城为题的油画作品中,尺幅最为巨大的一张。更重要的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北京,西方美学和哲学在知识界中广为传播,以代表中国帝制的紫禁城为题材的作品,在当时同辈以西画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如徐悲鸿或陈澄波)中,可谓绝无仅有,凸显了此作品之珍贵难得。
《北京故宫》描缯从北京景山公园俯瞰紫禁城之震撼景致,宫殿耀目的赤红屋顶融化在火焰般的红色油彩中,细致的构图见诸于以半透明的水彩绘画技巧中,呈现轻柔的色调,也不失气势磅礡,赋予宫殿一个格外崭新的面貌。此外,短促的笔触流露出中国书法对画家之影响,隐隐蕴含着东方精神,正是郭氏画作独特之处。
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
香港苏富比将于2008年春季首度在港呈献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让这重要拍卖类别与香港常设之亚洲艺术拍卖共冶一炉。此拍卖共分两部分,首部分以印欧(Indo-European)、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之艺术为主,当代东南亚艺术同样叫人引颈以待。第二部分为史无前例之越南油画及工艺品专场,当中包括一重要私人珍藏,搜罗不同越南着名画家如黎谱(Le Pho)、武元谈(Vu Cao Dam)、Mai Trung Thu等之杰作,尽现越南艺术之精髓。预料拍卖总成交价逾4,000万港元。
印欧艺术之焦点拍品为墨西哥画家米盖尔·寇瓦鲁毕亚斯(Miguel Covarrubias; 1904-1957)之《峇里渔夫与舷外帆桅》(Balinese Fishermen with Outrigger; 估价70万至110万港元)。寇瓦鲁毕亚斯是东南亚区着名的拉丁美洲艺术家,本幅纸本水粉画曾于1937年出版之美国《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的《墨西哥画家寇瓦鲁毕亚斯 人在荷属峇里岛》(Mexican Covarrubias in Dutch Bali)一文中刊登,随后一直消声匿迹,可见此拍卖何其珍稀。画家与他的妻子曾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两度游访峇里岛,后留居多年,故不难想象他的创作及思维如何深受当地文化之影响。
比利时画家勒迈耶(Adrien Jean Le Mayeur de Merprès; 1880-1958)之 《班哥尔的庙宇》(Temple de Bancal; 估价190万至275万港元) 则为印欧艺术作品之另一亮点,为现藏者的父亲直截向画家本人购得,曾于2006年3月至8月在荷兰台夫特的Nusantara博物馆展出。本幅编号为“Nr. 20 Temple de Bancal”的油画,描晖峇里岛传统的献祭仪式“Banten”,色调淡雅,与勒迈耶喜用的缤纷色彩如红、绿、橙等截然不同,更鲜有地欠奉他喜爱绘画的家及其妻Ni Pollok。然而,峇里岛的风情还是给画家细致活泼地捕捉下来──这边厢,峇里的女祭师向妇女们洒圣水,那边厢又见另一群妇女头顶祭品前往庙宇祭神,画的前方则见男士沉醉于斗鸡娱乐当中,婀娜多姿的妇女与健硕魁梧的男士营成强烈对比,一切均那么生动细腻。
今季特别呈献之越南油画及工艺品专场中,最耀眼的作品为越南画家武元谈(Vu Cao Dam; 1908-2000)之《在花园中交谈的贵妇》(Conversation d’élégantes au jardin;估价125万至175万港元)。此幅作于1939年的水墨水粉绢本画从未在拍卖会上曝光,堪称画家同类媒介作品中尺幅最大之作品,甚具代表性。此外,他大约于1948年停止以此媒介作画,故凸显这画的罕有程度。
武元谈于1931年在印度支那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 Arts d’Indochine)毕业后移居法国 ,随后1949年定居法国南部,并与法国艺术大师夏卡尔为邻为友,这时期对武元谈往后的创作影响甚深。跟不少当代越南画家一样,武元谈深为女性的妩媚而醉倒,他爱描画妇女的嫩颈纤腰和玲珑曲线,于本幅也可见一斑──五位衣着高雅缤纷的妇女盘起秀发,露出优美的颈项,静坐在花园中谈天,神态贵雅。
当代东南亚艺术方面,印度尼西亚画家米斯尼亚迪(I Nyoman Masriadi; 1973年出生)的《国家冠军》(Jago Kandang; 估价15万至20万港元)为今季的重要亮点。继上季的《Jangan Tanya Saya Tanya Presiden》(Don’t Ask Me, Ask The President)创下185万多港元的佳绩后,米斯尼亚迪之本幅2007年作品料将带来另一高峰。此画作看来不过是描画一场足球赛,但画家之心意本在刻划当下印度尼西亚的社会及政治面貌。画中右方满载愤怒的情绪,但其它部分的群众却挥动着国旗,高声为国家叫好!此对比体现出画家对时代的敏锐触角,亦见其以幽默感面对当下。
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
一如以往,本季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搜集巧夺天工的稀世藏品,今季更网罗宋、元、明、清多个朝代之珍品,弥足珍贵。特设四个专场及一个常设拍卖,拍品总数逾200件,预料总成交额超过5亿1,300万港元。
(一) 珍瓷雅尚──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
成立达三十年以上的乐山堂御制瓷器收藏承传着上海金石骨董的鉴赏风尚和华萃,当中精品不乏源自着名上海藏家,如仇焱之、戴福保等之旧藏。
是次专场的最亮丽重点首推曾属戴福保旧藏的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此系列明初花盆以厚润、艶丽的天青、紫蓝或紫红等釉色及优美雅致的器形着称,一直得到明、清各朝帝王珍重宠爱。现拍品盆底刻“二”字款,是同类中极少见的大器(由一至十号、按大小排序),且施釉丰沃均称,釉色亮泽,益发瑞雅气度。此拍品之成交价料将超越4,000万港元。
(二) 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
长久以来,宋代的文化艺术一直受到日本人的高度尊崇,尤其可在茶道礼仪上充分体现。“逸翠凝芳──日本所藏重要宋代官窑青瓷及古画”专场正好捕捉千年前宋代蕴酿出的优越而含蓄的审美观和雅致品味。
是次拍卖的官窑粉青釉纸搥瓶,制作技艺精湛,是南宋一朝产量极少,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官制瓷器作例之一,烧制上继承北宋时期的官制瓷汝窑器的风格特色。能达如此至臻水平的官窑器物无比稀有,传世的瓶子更仅得十多支,绝大多数是存于博物馆收藏内。现拍品除造形独特外,瓶底“玉津园”三字刻款,更标致着南宋首都临安(现杭州)内十五座“内御园”之一。“玉津园”是宋高宗于建炎二十一(公元1147)年兴建,毎年新春元日,高宗喜于此举行盛大宴射。此拍品之成交价料将超越5,500万港元。
(三)道法自然──翦淞阁赏石收藏
翦淞阁收藏内的三十多件赏石雅玩将深受老庄哲学和道禅思想影响的中国赏石文化具体铺陈,并以融入自然、物我合一的观赏态度,透现出独特超脱的审美观。而道家思想确实对审美观的演进和潮流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自唐、宋以来,文人高士、画人,及至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阶层,皆喜赏石以怡情养志,甚或以石拟山,开天辟地,达超凡脱俗之境。
赏石者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将居庭、书斋内的供石化为气势宏伟的山岳,亦透过此递变过程,形成一种意境。因此对赏石塬来的造形和纹理等特质,都非常讲究。这类赏石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抽象雕塑之一。
(四)皇尊瑰宝──清代宫廷珍艺专拍
承接去年秋拍空前成功的“清宫遗珍”专场,今春亦精挑清代盛朝各帝王宠爱有嘉的珍赏雅玩,推出“皇尊瑰宝”专场。除御制瓷器外,亦包括各式御制料器、玉器、掐丝珐琅器和陈设家具等。
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乾隆时期的御制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壸 (51.5厘米) (估价待询)。其壸身硕大,金胎重厚,开光窗口布局巧妙。加以人物景致绘画精细,耗费的材质和繁赘工序之多是十分稀有。亦因产量极少,存世的同类器物非常珍罕,现知只有二支同类多穆壸存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和瑞士苏黎世的Pierre Uldry私人收藏内。
中国书画拍卖
承接2007年秋季中国书画拍卖之佳绩,香港苏富比本季将继续搜罗来自欧洲多位收藏家的珍贵藏品,当中包括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名家,如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鸿及林风眠等的作品;另外,亦有多幅明代中期到清初的精品。拍卖品超过260件,总估价近9,000万港元。
今次拍卖的亮点为张大千后期极具代表性的泼墨泼彩纸本作品《横贯公路》(估价400万至600万港元)。大千常以旅游中所见景物入画,而以台湾横贯公路为题的画作,可说是同类作品之冠。早于1959年公路开通之初,大千便前往游览,自此常以之入画。此幅写于1964至65年间,当时,大千的泼墨泼彩法已臻成熟,画作的尺幅亦改为四呎或六呎的巨幅,画中所见,横贯公路的全景与大自然浑而为一,气势连绵,笔法雄浑豪迈,充分表现横贯公路的恢宏气魄!而以半抽象技法点出的景物如房舍、老木及高士等,都富有文人情致,而传统笔墨皱法则大幅减省,充分地表现他这期间的作画特色。
是次拍卖的另一重点作品同是出自张大千的手笔,是为作于1947年的《春山读书图》(估价250万至300万港元)。大千向爱摹临古人之名作以集其精粹,综汇诸家技法而集大成,元代画家王蒙便是他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对象。《春山读书图》乃王蒙的名迹之一,大千于1937年即有临此本,是他笔下最早临摹王蒙的作品之一。此幅为他于1947年底的三临本,正体现了大千对所临作品之透彻了解,并通过反复演练,汲收王蒙的笔端造化,以至通盘掌握前人的技巧。在这三临本中,大千放弃了贴近塬迹的构图布局,人物为诸临本中最众,且角色身份位置也因应改变,令清幽画境中未见寡冷。运笔亦较诸前作绵密,从山峦石背、茅舍的排列、人物造像、松树的姿态等,无不神韵俱备,线条纵横交搭中仍甚有序,是大千的临本中的上佳作品。
另一不容忽视的作品为傅抱石写于1947年的人像作品《天廔先生像》(估价40万至60万港元)。傅抱石笔下的人像作品,多源自他对历史或文学作品中人的理解与联想,如这幅般以同期人物造像的作品,实属罕见。“天廔”是抱石异籍好友田友仁(法文姓氏的音译),田氏对汉学造诣深湛,画家便待他如传统文人,为他在名字以外取号。抱石对田氏极为欣赏,更难得地以他为题,将人入画,此乃本幅的独特背景。画中田氏作传统高士装扮,盘桓于苍松下,似低徊沉思,神情极富中国人物画的意味。然而,他的鼻梁上却架着眼镜、梳西式发型,如此“中西合璧”的处理,恐怕唯于此幅可见,更使这幅作品见弥足珍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