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街”如何走出“冷局”?
“古董街”如何走出“冷局”?
“古董街”如何走出“冷局”?
中山的城市定位与广州、香港不同,但古董街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其目标受众应该扩大到整个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其商品构成最好能反映中山地域特色,与本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如主打古董家具、灯饰等。当特色古董商品的品牌形成以后,就会形成资源的聚集效应,大大扩展客源和客户。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被称为“古董街”的中山传统文化艺术大街人流稀少,商家难以为继,甚至很多商铺关门谢客(见《中山日报》1月10日报道)。据了解,该古董一条街是收藏专家敖先生适逢旧街改造,召集一些古董收藏爱好者集中开店而慢慢形成的,然而两年过去了,古董街并没有像敖先生希望的那样发展起来,更谈不上交流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文化蕴含在生活中,也蕴含在各种物品中。文物的民间收藏由于其主体的广泛性和交流的频繁性,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的民间文物收藏十分活跃,表现之一就是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逐渐形成的“文物一条街”、“古董街”等等。
中山市形成的“古董街”之所以门庭冷落,宣传不足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因素:其一,“古董”与其他商品不同,它不仅具有商业意义,而且具有巨大的文化意义,政府在文物一条街形成的过程中,应该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具体来说,可给商家提供税收的优惠,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将中山的当地文化宣传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本市的又一文化亮点。其二是古董街的商品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本地特色,没有主打的文化古董商品,很难在公众心目中留下印象,在与其他城市古董市场的竞争中也很难取胜。
香港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香港的三条古董街是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与交易中心,每年在香港举行的古董拍卖会,都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竞标,是香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香港古董街成功的原因就在于藏品的国际化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是与其城市的定位密不可分的。再看看广州的古董街,其成功的经验却源于其专业化和面向全国的做法,广州的两条古董街主要以销售陶瓷玉石为主,古董街的商户原来是广州人的天下,但随着文物生意的壮大,全国各地的工艺品和文物丰产地的商流,成为了这里的新主人。位处荔湾区的古董街,同时成为最具老西关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
中山的城市定位与广州、香港不同,但古董街同样可以闯出一片天地。由于古董特殊的商品属性,古董街面对的顾客如果只限于中山,难免会产生客源稀缺的情况,所以目标受众应该扩大到整个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另外,古董店的商品构成最好能反映中山的地域特色,与本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如主打古董家具、灯饰等。当特色古董商品的品牌形成以后,就会形成资源的聚集效应,大大扩展客源和客户。作为商家要加强同行业联合,共同宣传并争取政府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更积极地介入古董街的建设,目标是将其作为弘扬中山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永久地保存下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