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古代书画新变化

拍场:古代书画新变化

拍场:古代书画新变化

时间:2008-01-02 00:00:00 来源:

拍卖 >拍场:古代书画新变化

从2007年艺术品拍卖会中,各家拍卖公司所公布的拍卖业绩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画在今春呈现出“回暖”和“井喷”现象。这是在经历了几年的“小火炖煮”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必然的势与量上的“喷发”。 令人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历史著录和流传有序的书画作品,仍然是投资收藏家们所追逐的焦点以外,古代书画市场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注重著录 重视流传 经典作品成为古代书画作品成交价格领头羊 到拍卖场中“淘金”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古代书画投资市场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诸如2007年5月13日嘉德“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推出的清代钱维城所创作的《雁荡图》手卷,就是一件曾经在《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5册《石渠宝笈·续编》中所著录过的书画作品。它是钱氏在其书画艺术功力全盛时期,花费极大精力为“供御”而倾心创作的一件杰作。虽然他在落款时自称是“恭摹李唐本”,但实际上只是在构图方面汲取了宋人繁密、奇峭的特色;而笔墨则主要取法元代黄公望、王蒙二大家的优长,可谓是“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才写成的731.2厘米长的书卷气十足的雁荡山五十三景色全图。其间万壑千岩,勾心斗角;层峦叠嶂,葱葱。既有宏观的雄奇气势,又有微观的精妙刻画,气质、功力确实不凡,充分反映出清代中期华丽、富贵以及用笔苍润、华滋的特点。这幅作品于2002年中贸圣佳秋拍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是以429万元的高价成交的。时隔4年以后,当它再次出现在拍卖市场的时候,它的成交价则达到了2408万元,升值竟然超过了5倍。据业内诸多的权威藏家分析说,这幅《雁荡图》保存状况完好性,属于极其珍贵的精品,其成交后的升值潜力仍被众多买家看好。除了钱氏《雁荡图》创下2007年春拍的成交最高纪录以外,像丁观鹏的《伯牙抚琴图》轴,丁观鹏、陈善、陈枚、张为邦、戴洪等宫廷画家集体创作的《群仙献寿》册页亦价值不菲。 如果说内地的2007春季拍卖的热点在“著录”,那么以1824万港元成交的清代吴历的山水轴,则更多地显示出藏家们在注重著录的同时,还应该具有注重流传的另一种战略投资目光和犀利的鉴藏水准。 作为“清初六大家”的吴历,其画作在市场上较为少见,而巨幅作品则尤为难得,因此要从著录书籍中找到其精品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中,一幅清代画家吴历所作的《仿王蒙山水》立轴,其估价仅为120万至150万港元的,然而成交价却达到了1824万港元。它之所以引起市场的激烈竞争,除了画风具有近似于元人山水雄秀的气势、苍润的特点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这幅作品曾经张经、孔广陶、孔广镛、潘佩裳等众多收藏大家们观览甄别、加钤印迹,这无疑使许多专业从事投资和收藏的买家,都把目光锁定在这幅难得一见的作品上,导致许多投资收藏家们的“情有独钟”,成为了相互竞价的最根本原因。 这些现象充分显示出清代宫廷绘画较强的市场追捧度,以及古代书画精品在其市场价值体现中所具有的巨大上升空间。 独具慧眼 专题收藏 显示出投资收藏家们鉴别优劣的犀利目光 由追求宋元作品,到重视明代诸大家,再到锁定清代宫廷画家,这足以代表和反映当今收藏界的最新动态。诸多收藏家之所以要通过历史上著名的书画著录书籍中的记载来进行古代书画投资,并且逐渐成为拍卖市场的主流投资项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新投资者对于古代书画的鉴定不够深入和明了。加之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上“鱼目混珠”,赝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在不断地增加,因此投资那些曾经被著录过的书画无疑会大大提高投资的“命中率”。然而这种方法的投资缺陷也是明摆的事实,由于这些被著录的书画早已被市场各方所熟悉,因此“捡漏”已经是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加之宋元名作、明清大名家作品在市场上今已不多见,尤其是宋元遗迹几乎绝迹于近年来的艺术品市场。其日趋高涨的不断创历史新高的成交价格,使得许多投资收藏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那些未被重视而又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较重要位置的作者的作品。随着收藏队伍的次第成熟,人们在择猎作品时的视野已经变得开阔而不拘一格。当年一度被忽视的明清二三流名家作品,已开始各领风骚,大有异军突起之势,很多小名家的作品早已被投资收藏家们的目光锁定而从此不再寂寞。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把目光投向明、清二三流名家或小名家的作品,不能不说这些藏家所具有的远见卓识。原因是投资收藏这类书画家可选择的作者数量多、不同地区的书画流派风格多,作品遗存多,而价格相对便宜。这既可以满足个人收藏爱好的需求,又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的投资,其市场的前景相对广阔。其实“大家”与“名家”之间,“名家”与“小家”之间,历来就没有统一区分的标准。成就高历史影响大者便可称为大家。造诣同样很高,或因作品流传量少,或因史传记载有其本身的缺漏而致使这些作者逐渐为人忽视或淡忘而变成了小名头,甚至不名一家也有很多。可喜的是如今的藏家处在一个具备高速、集中、密集的信息新社会环境中,见闻广、肯钻研、善读书、懂市场,这就使得收藏的天地获得了宽泛、多元而色彩斑斓的空间,促使那些小名头的书画市场生机勃勃,与此同时,也就开拓了藏界有漏可捡的新空间。 笔者10年前到一所美术院校去参观,美院的学生一袭乃师的思路,对清代“四王”一路画风的作品,抱着一种批判的眼光和心理来鉴判这类作品的缺点。认为“四王”就是关了门和窗户之后独自坐在房子里“搬山头”,不注重写生的“臆造”作品。因为只是一味地追究其作品所存在的“缺点”,也就必然地忽视了这类作品所拥有的优点。记得笔者有一位朋友在介入收藏之初,就遇到一个西安的王姓世家的后代拿了钱维城、冯秋鹤以及王篷心三个人所作的手卷准备转让,当时要价仅5万块钱。笔者的朋友由于是初涉收藏圈,所以很崇信学院派的老师,便和卖家一起到了美院找老师鉴定,结果那位老师对“四王”体系的绘画风格一阵“轰炸”,导致了笔者的朋友最终决定放弃收藏这几件作品。现在,每当笔者朋友忆及这段往事必定是一脸的懊悔,大有“肠子都悔青了的态势”。提及这段旧事当然并不是要抨击那位学院派的老师,从老师所受到的教育、所培养的个人审美兴趣而言,他其实并没有错。然而我们不能不说他存在着一些偏颇,没有正确认知中国美术史的主线。 广东有一位藏家早些年就开始留意收藏清代进士墨迹,而那个时节大部分藏家只注重一些大名头的作者的作品,所以市场上流传的大多数进士的墨迹售价都十分低廉,并且数量也相当的大。没几年工夫他就以收藏有近千位清代进士的墨迹而“富甲一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些昔贤的作品,他捡选了100名进士的墨迹出版发行,结果书发售得出奇地快,不得不再版。 北京太平洋拍卖有限公司自2006年下半年起,一直投入专门人力努力征集到一些诸如像进士、举人之类的科举人物的书法作品,每次集中推出一个专题拍卖,结果可以说是出人意料地好,有两次的竞拍成交率竟然达到了80%。之所以能产生这种热情高涨的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点:一是广大投资收藏家们对历史著录和流传有序的作品的热捧,造成竞拍成交价格屡创新高,起到了一种“领头羊”的市场导向作用。二是历史著录和流传有序的作品在竞拍成交价格屡创新高的作用下,带动了一批具有不可再生、存世量日见稀少的作品的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三是鉴藏投资家们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结果。 见多闻广 鉴判准确 以“真、精、稀”提高藏品质量 究竟是通过“著录”还是“流传”进行古代书画投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像《石渠宝笈》等权威书籍所著录的书画并非都是真迹,更非都是精品,已为收藏界所共识,但是对于没有鉴定经验却有实力的投资者来说,通过著录书籍来保证投资的安全性,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流传有序虽然可以对于古代书画进行鉴别,但从目前市场来看,通过“挖款”“补章”等手法,也可以制造出类似的效果,对于一些涉世不深的投资者来说,很容易上当。因此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对于古代书画鉴别常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自己的实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投资。下面笔者仅就个人所闻所见将一些常见的古代书画的赝品略作整理,附之于末,以供同好参考。 天津造假注重于京津派书画风格,其所制清代大家作品往往以清代皇族、名臣、宫廷供奉等人物为主。使用定制的书画材料如麻绢者,多用于制作造像、山水、书法之类的作品。板绫则多用于制作皇帝、亲王、郡王、名臣的书法和著名的宫廷画家的花鸟、山水等作品。这类作品在装裱上采用古式样式染色、挂尘的作旧办法处理,从装潢上看一般比较“富贵”。天津所制作赝品无论书法还是绘画作品,都存在着一种“习气”,只要多接触,多钻研,就能认识这类作品。这样即使他在以后的制假过程中,在装潢上发生了变化也不会逃出我们的眼睛。 扬州、泰州、安徽一带的造假侧重于海派、扬州画派的作品,比如像安徽黄山地区所制造的海派画家王震、赵云壑、吴昌硕、金少石的作品,其质量几可乱真。而苏州、无锡一带,则专门从事造任薰、任熊、任颐、沙馥、陆恢等人的作品。扬州专以小名头为其造假选择的主要对象。这些地区所做的东西在作旧处理上也是通过染旧、挂尘等方法处理。而其所制作品使用的材料以细绢、宣纸为主,很少使用粗麻绢、板绫等其他材料。 东北诸如沈阳、大连等地区制造的赝品,其画工一部分来源于天津,一部分来源于南方,都加有专业的艺术指导,所以画工一般格调选择的“高古”,造型、构图以海派之前或是海派前期的风格居多。作旧在东北地区完成,画面烟熏的陈旧感比较重。另外东北地区还“盛产”类似于日本、高丽的装裱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一部分是从海外回流,一部分是伪满时期的遗存,后加款和旧时出口赝品特别多。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