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镇江沦陷记》的拍卖,看拍卖企业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

透过《镇江沦陷记》的拍卖,看拍卖企业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

透过《镇江沦陷记》的拍卖,看拍卖企业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

时间:2007-12-08 00:00:00 来源:

拍卖 >透过《镇江沦陷记》的拍卖,看拍卖企业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贡献

《镇江沦陷记》(局部)

匡时国际07秋季拍卖会于12月1日在北京亮马河饭店拉开帷幕,首场《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中的最后一件拍品暨377号《镇江沦陷记》手稿在拍卖之前就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这件曾于1998年在中国书店古籍书刊拍卖会上以12.6万元拍出的珍贵手稿属于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当年就曾创造了抗战史料拍卖的最高纪录,并被载入“1998年中国拍卖年度大事记”。   当年这件拍品的出现曾牵动了镇江百万市民的心,各级群众纷纷捐款,为了让这部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罪证的珍贵档案能够回到它的故乡,不至流落海外落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手中。最终镇江市民代表因为预先对成交价格估计不足而未能竞得《镇江沦陷记》手稿,但镇江人民踊跃高涨的爱国热情引起了政府机构对这部手稿的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获知手稿的具体情况后,指示北京文物局发出特别通知:“中国书店98年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上拍卖的《镇江沦陷记》手稿属革命文物,严禁出境。”   时隔九年,今年《镇江沦陷记》手稿在匡时公司再度拍卖,十一月中旬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进行的“匡时07秋拍精品巡展”上这件保存完好的珍贵手稿正式对外展出,吸引了很多人前往参观,众多媒体争相报导,新华社也就这件手稿的再度拍卖发了新闻通稿。   得知手稿将再次拍卖的消息,镇江市文博部门十分希望将这部珍贵文物“迎”回镇江,但苦于资金存在缺口。镇江民营企业家“宝华物流”董事长童财宝先生得知后,主动与镇江市文化部门联系,表示不管花多大代价也要拍回这部手稿,捐给市博物馆。   12月1日匡时的首场拍卖中,这件拍品从8万元起拍,引起了众多买家的争相竞价,价格一路飙升至一百万元以上,最终,童财宝先生的私人代表在镇江文物店专家的陪同下以107万元的落槌价成功竞得这件拍品,加上佣金,《镇江沦陷记》手稿以119.84万元的成交价格再一次创造了抗战史料拍卖价格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   今年12月8日是镇江沦陷纪念日,70年前的这个日子,日寇的铁蹄无情的践踏摧残了这座城市,使之尸横遍野。爱国志士张怿伯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书写了《镇江沦陷记》,并自费刊印、免费分发,志在激起国人同仇敌忾的反抗精神,勿忘国耻。70年后的这个日子,爱国企业家童财宝先生高价竞得这件珍贵文物,使张怿伯先生亲手书写的这部书稿,在漂泊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实现了镇江市民们多年的夙愿。   匡时拍卖公司在拍卖前就曾表示,如果是国家有关部门购买,或者个人或企业竞拍成功后捐赠给国家有关单位,公司将免收12%的买方佣金。在拍卖结束后,匡时公司的负责人当场向参加拍卖的镇江文物公司代表告知了公司这一决定。同时对童财宝先生的捐赠行为表示了的敬意。对于匡时拍卖公司的做法,镇江市有关部门和媒体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至此,《镇江沦陷记》这部重要的史料文献终于能被政府博物馆永久收藏。透过它的两次拍卖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也以事实证明了艺术品拍卖行业在文物保护方面起到越来越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