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举办时间确定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举办时间确定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举办时间确定
自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2007年6月28日正式启动以来,我们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通过近半年的筹备工作,我们的各项基础工作已经基本完毕,本届文献展的主题展及年度新锐展的举办时间地点正式确定,将同时于2008年1月25日-2月1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雍和美术馆两地联合举行。本届展览的主题是东方,届时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文献》,内容由2007年1月至12月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记及本次展览的相关内容构成。同时我们决定今后文献展都将定于每年阴历腊月至次年正月期间举行,以更好的完整记录与总结年度当代艺术发展的概况,同时也为了突出展览的东方概念的特性。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由tom网、歌华集团雍和美术馆及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家机构战略合作主办并启动的新闻通过各媒体发布后,随即成立了由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组委会,并聘请批评家、策展人邹跃进先生担任此次活动的学术主持及学术活动招集人,负责把握本次活动的学术水准,一同制定本次展览的相关规则。10月底,由艺术家、收藏家、艺术活动家来提名批评家的活动己结束,这次活动请了24人参与,主要人员构成是艺术家,他们从事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有不同的年龄结构,目的是在这次提名活动中,尽量作到全面公正地反映公众的判断。10月的最后一周我们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Tom网总部,录制了提名公布的过程影像,这一影像及相应的得票结果,已在11月初Tom网美术同盟上公布。根据这份提名的结果,经组委会及学术主持认可,我们按得票数多少顺序,通知被提名的批评家参与本次活动组成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为18人。本次活动的学术主持及学术召集人邹跃进先生根据投票结果,按得票顺序通知了被提名批评家。根据通知结果,本届展览已经确定的学术委员是:殷双喜、杨卫、易英、冯博一、黄笃、鲁虹、王林、尹吉男、贾方舟、邓平祥、皮力、吕澎、彭锋、李旭、刘建龙、吴鸿、王璜生、水天中。尚有批评家未联系到。最终名单下周公布。学术委员将参与本次活动的所有学术活动,如根据主题展的内容进行参展艺术家提名,本年度新锐艺术家提名,并请学术委员评出新锐奖、年度奖和文献奖。我们这次还将尝试由学术委员提名新锐策展人组成新锐策展人小组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能够培养优秀的年轻批评家参与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建设中来。组委会及学术主持人将聘请学术委员组成评审组,对参展新锐艺术家的名单进行最后认定。主题展参展艺术家名单将根据艺术家被提名的得票数多少决定参展艺术家名单。
在我们运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反馈意见,通过与组委会协商我们对活动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例如为了集中精力搞好展览,我们取消了网上标志征集大赛,而改请专业设计人员设计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到“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的展览效果和市场反映的结果来看,艺术批评引领市场从2006年春季后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反映中得到印证。但同时我们发现,学术提名展的结果与市场反映之间仍有一定的时间差,而不能通过展览后的马上拍卖得到实现。市场有一个再验证与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时间过程;另外市场及艺术家的反映则更多的希望学术判断与市场之间尽量分离,以保证学术判断的公证性,并对学术委员会构成的权威性提出质疑。一种评判机制的建立与合理性是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参与者的认可而得到印证的,至此我们对本届文献展的目的进行了深刻思考,决定突出本次展览的学术导向作用,对与市场的接轨问题,放于其次的位置,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拍卖作为艺术家与市场接轨的通道及展览的服务项目,仍然给予保留,艺术家可自愿参与展览后的拍卖活动,但不作为参展的条件。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主题展:东方
“东方”作为2007当代艺术文献展的主题,主要由题材、风格和问题三者来体现。很显然,“东方”是一个以西方艺术为参照系的区别性概念,同时,“东方”的“当代性”更是这次主题展关注和研究的中心。由于这一原因,当代性的“东方”艺术,只能在建构和确认的路途中逐渐显现成形,这也意味着,什么样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符合当代的“东方”艺术,也就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可供参照。就此而言,选择就是一种创造,成功与否则有赖未来的效果历史的检验。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专题展:年度新锐作品展
展览时间:2008年1月26日-2月1日(丁亥年腊月十九----腊月二十五)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雍和美术馆(新媒体、新材料新锐作品展)
研讨会地点:雍和美术馆
主 办:TOM网、歌华集团雍和美术馆、湖南美术出版社
承 办:康坦艺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官网:TOM美术同盟
支持:各媒体及相关机构
展览总策划:梁长胜
学术委员会主任:邹跃进
出版总监:李路明
设计总监:姚 毅
组委会主任:曾伏虎、王昱东、汪 华
组委会副主任:黄晖、张秀菊、邹建平
组委会委员:(以拼音顺序排序)柏 洁、黄 晖、康木、李道柳、梁长胜、马晨风、汪华、王昱东、曾伏虎、邹建平、邹跃进、赵阿丽、张秀菊
秘书长:李道柳
副秘书长:赵阿丽
“文献展”相关内容
1、参展艺术家:
主题展参展艺术家根据批评家提名最终确定
新锐展参展艺术家根据批评家提名及网上报名情况最终确定
2、作品形式:绘画(油画、水墨、版画、综合材料等)、雕塑、摄影、行为图片、装置和视频艺术。
3、出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文献》,
注:为使出版物的内容更具史料价值,我们将收入“2007中国当代艺术大事记”(2007.1.1-2007.12.31)及“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学术研讨会会议记要”,故此本书出版时间定为2008年4月16日届时我们将于邮寄的方式,邮寄给批评家及参展艺术家。
4、研讨会:展览期间将邀请学术委员及艺术家新闻媒体等有关人士在京举办与展览相关的座谈会。
5、拍卖会:展览为艺术家提供的服务项目,艺术家自愿参加,时间、地点另定
“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学术委员推荐参展艺术家条例:
1、 请各位学术委员以书面信函形式,推荐文献展参展艺术家。参展艺术家画种不限,各学术委员可在油画、水墨、综合材料、雕塑、摄影图片、装置等不同媒介中把握一个适当的比例,从中提出40位参展艺术家名单(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也包括您认为必须入选的在世老艺术家)。策展委员会将按照重叠率依次排出120位入选艺术家名单。
2、 每位学术委员在提出的20位参展新锐艺术家,并附被推荐人的联络地址和电话(附详细资料更好)。
3、 为了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我们希望每位学术委员会提出5位新锐批评家名单。我们将根据提名的重叠率,邀请5-8人参与到本次活动中。
4、 请学术委员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推荐年度奖、文献奖、获奖艺术家名单。
5、 新锐奖将在展场由学术委员直接投票选出。
6、 为尊重各位学术委员的意见和保证本次评选过程的公正性,所有推荐提名原件要求推荐人亲笔签名,原件将保留存档。
7、 根据最终入选名单,由承办方与参展艺术家分别签订参展合同,正式进入展览运作程序。
8、展览举办期间,将举办与展览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将在网上另行通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