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拍卖公司积极竞争香港市场

内地拍卖公司积极竞争香港市场

内地拍卖公司积极竞争香港市场

时间:2007-11-24 00:00:00 来源:

拍卖 >内地拍卖公司积极竞争香港市场

 11月22日起,香港佳士得如期举行2007年秋季拍卖会的预展和拍卖。自从两年前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公司固定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后,这里便成了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品收藏人士聚会的场所。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香港会展中心为基点,香港这个舞台近日还迎来了来自内地的两家拍卖公司。   内地拍卖公司上海崇源与抱趣堂合作组成的“崇源抱趣艺术拍卖有限公司”的首次拍卖于24日举槌,上拍的二百多件中国艺术品估价总值逾亿元;而长风国际拍卖(香港)有限公司则将于25日假香港君悦酒店举办首场拍卖,除中国书画、瓷器、佛像、玉器及杂项精品外,更特设“西安美术学院当代画专场”及“嘉玉堂掐丝珐瑯拍卖专场”,拍品总数达600多件。   香港会有更多便利   早在2006年5月,上海崇源就与澳门、台湾相关企业联合投资组建崇源国际拍卖(澳门)公司,并已经进行多次艺术品拍卖。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季崇建表示,无论是出走澳门,还是在香港的此次拍卖,都是希望上海崇源能走得更远。他说:“我们很多人在讲要和国际接轨,你要去接不是人家来接你,所以我们必须走出去,走出去我们会带队伍磨炼,所以像今天一样除了澳门,我们又到香港会有更大的发展。”   对于组建长风香港公司的初衷,长风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杨休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征集和拍卖过程中,很多海外的文物由于要报关、税收等问题,很难拿到内地拍卖。“很多人说如果在香港建一个拍卖公司我们就送去拍,”杨休认为,“香港毕竟是自由港,很多文物进出香港都很方便。拍卖更加简捷,还有很多人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愿意送东西给我们。”   便利是香港的最大特点,除了交通和政策方面的便利外,还有会展及服务行业的发达,这可能也是苏富比和佳士得两打拍卖公司最终将香港作为亚洲业务中心的重要原因。香港历来特是内地公司的必争之地,在香港的办事处是内地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苏富比或佳士得拍卖期间,不少公司也会借“东风”进行招商和宣传。   但长期以来,内地公司却一直没有问津香港市场,很大程度上源自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公司的市场控制能力与影响力。季崇建坦言,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先试水与香港相望的澳门。   两大巨头夹缝中寻求生长空间   对于北京长风和香港长风的拍卖,杨休表示,香港更侧重器物和古代书画一些,会参考客户的意见以及工作的便利情况等。崇源在澳门的拍卖主要侧重于高古的藏品,如青铜器、佛像等。   “中国人拍卖中国艺术品,为什么不能比外国人好一些,想去竞争一下。”杨休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对香港公司的期待。在瓷器和工艺品的最高纪录屡次从香港传来时,不得不承认的是,内地近现代书画拍卖无论是从专家队伍还是藏家队伍来说,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杨休说:“我们到香港拍卖,会吸引很多同行、好朋友一起来,与苏富比、佳士得相比,买家群体不一样,客户群体不一样,我们有我们的信心。”   除了香港本地的收藏市场外,更为重要的是,以香港为平台,聚集台湾、印尼、内地以及欧美的人气。随着内地与香港间交通等的日渐便利,内地藏家越来越多地进入香港市场。 一年前,苏富比国际的高层曾表示,香港苏富比的人员增加了30%,同时拍卖场所等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日益崛起的内地藏家。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既是链接内地与海外的一个纽带,也是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重要舞台。内地公司的直接进入,会让这里的“演出”更为丰富并更具吸引力。无论是崇源还是长风,或者更多的内地拍卖公司,他们进军香港,在带去内地藏家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目光。   在提到竞争对手一词时,杨休说:“三五年我们会和他们变成竞争对手,现在还不构成对他们的威胁。当然我们也不会很害怕。”   内地拍卖公司寻找更多海外的中国艺术品,在更为便利的香港呈现给他们熟悉的内地藏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文物艺术品的回流。但无论如何内地公司积极竞争香港市场或许只是一个开端,效果如何只有拭目以待。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