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庄制造展,已成为上上美术馆每年一届的延续推介工作,其策划理念是以“桥”为核心,沟通、连接、激发艺术的创作活力,使其成为艺术多样性的展示平台和宋庄艺术的一个品牌。以此促进宋庄艺术的繁荣。
 |
在刚刚过去的宋庄制造展上,李广明、申云、胡月朋举行了一场题为“《宋庄制造》是一种态度” 的对话,以下为对话全文:
李广明:今年上上美术馆在现有占地20亩的基础上,新扩增了一个占地35亩的新馆,建设完成后的主展厅将有7000多平米的展区面积。现在正在邀请韩国、日本、香港等地的设计师来设计打造新馆的主体外貌,胡馆长提的“桥”的设计概念也非常好,集思广益。在硬件设施上,以后上上美术馆在宋庄可以承接如博览会等大型国际展览活动。如果建设速度快的话,明年,2008年3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
胡月朋:其实今年的《宋庄制造》本身就是一座“桥”,我吸纳了其他省的很多艺术家参加,这就是一种互动。今年是国内的桥,明年我会搭建国外的桥,邀请世界各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加《宋庄制造》,这种文化的桥才真正搭建起来。
申云:实际一个美术馆在功能上,它不光是个展示的功能,还有文化推介的功能,文化储存的功能,文化再发展和再发现功能。
胡月朋:现在艺术家都反馈说目前上上美术馆的社会效应不错,但作为一个美术馆来说社会效应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收藏。艺术家想了解我们馆今后的收藏是一种什么态度?
李广明:美术馆肯定要建立一个收藏机制的。新馆建成以后,我们会建立专门的收藏机构,解决作品的展示、交流、存放、安全等多方面的不同问题,为今后的收藏提供前提保障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展开收藏计划。
申云:现在经济发达了,硬件设施跟上来了,下面就是软件的建设,文化的构想。其实《宋庄制造》可以是一个保留品牌,不是做几期就完了,那样就比较短视。《宋庄制造》的命名是个比较大的地域概念,这是有话语权效应的,所以它应该是一个接纳各方,承接各方的展示平台。要敞开胸襟,《宋庄制造》才能直面当代艺术。
李广明:做文化要有力度,不能半途而废。《宋庄制造》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必须出现结果。即使成功了,也要不断向前推进。
申云:第一届《宋庄制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效应,我们不是拘泥在小圈子上,是集思广益的,我们有接纳八方的胸怀。接下来第二届需要展开,明年第三届才是《宋庄制造》真正出彩的时候。
李广明:所以我们接下来《宋庄制造》展一定要细化。要打出《宋庄制造》的品牌形象,里面要有具体的内容支撑。
胡月朋:今年的《宋庄制造》我列出了12种类型,我初步的构想是明年将用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时间就专做一种类型,一个接一个的来深入、细化,延续推介。
申云:这也是我正想表达的,你今年罗列了这么多门类,把他们聚集起来,做一个整体的展示,这是一个大活动的定位理念。每一个具体的类别可以在《宋庄制造》的名义下不断深化和延续。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