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现
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现
600年前浮山所年底再现
今天上午,记者注意到一座崭新的木制门楼开始竖立在闽江三路上,酝酿许久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项目终于开始浮出水面,到今年年底一条再现浮山所600多年历史文化的特色街区将完整呈现在市民面前,通过13座特色门楼、历史文化浮雕等营造出浓郁的古风古韵,同时各类古玩、书画商店和艺术沙龙的开张让这里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300米文化街年底亮相
近300米的闽江三路在寸土寸金的市南区是一块黄金宝地,记者今天从市南区文化局获悉,这里将被改造成全新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初步计划年底前亮相,该项目已经列为市南区政府今年要办的十件大事之一。之所以定名为浮山所1388,是源于1388年建制的浮山所是青岛市区最早的村寨和明代的军事要塞。
设置13个木制门楼
整条街区将形成一街两院、相对围合的结构布局。改造后的文化街将突出浮山所厚重的历史文化脉络,南北入口处均设立明式辕门,体现历史上“浮山备御千户所”的军事统领的庄重威严。辕门内从南往北,还将分别设置楼山寨、金家岭寨、于家庄寨和张家庄寨的小辕门。
文化街上还将以号称中国建筑之魂的门楼文化为主题,设置13个木制门楼,此外还要参照浮山所历史设置“抗倭英雄·万古流芳”、“宏基伟业·薪火相传”等浮雕,共同组成富有传统韵味的文化景观。
打造成文化休闲街
此外,在业态的选择上,文化街也将形成富有文化产业特色的经营品牌。现在闽江三路上已经汇集了荣宝斋青岛经销店、青岛文物商店等数家古玩字画营销店,改造后的文化街还将引入CHINA公社文化区等多个主题文化项目,形成传统书画经营与现代文化休闲相结合的多功能历史文化聚集街区。
但是目前闽江三路上建筑外立面装饰风格不够统一,建筑、楼院衔接之处缺少连接与过渡,对此,专家将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相对统一的设计,引入典雅庄重的民族建筑装饰元素,在地面铺陈上将沿着街面中轴线,用历届浮山备御千户所执印千户的官印图案进行铺装;两侧的人行道则采用明清年号图谱以及25个军屯、18个屯堡名称进行铺装,让市民走进闽江三路,就宛如进入一条历史文化长廊。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