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艺术“圆梦”北京

青岛艺术“圆梦”北京

青岛艺术“圆梦”北京

时间:2007-11-10 00:00:00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资讯 >青岛艺术“圆梦”北京

在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曾有一批执着追求当代艺术的前卫画家做过大量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被历史所遗忘。而今天下午在北京开幕的“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重新整理挖掘了当时40位代表画家的作品与活动资料,首次全面展示青岛这群画家对中国美术史的开拓性贡献,也为青岛找回一段曾经丢失的文化记忆,希望将青岛这座城市增补进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版图。 40位青岛画家北京开展 “1980年代当代艺术青岛梦”于今天下午在北京最为著名的画家村宋庄开展。开幕式在一个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农村小院举行,从外表看去这是一处简单甚至透着破落的民居,但在那排毫不起眼的平房里展出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一群热爱艺术,用青春的激情和执着探索当代艺术的青岛画家的心血之作。 据策划此次展览的北京宋庄壹号当代艺术公社美术馆负责人梁克刚介绍,在青岛长大的他从小就和上世纪80年代那群出色而前卫的青年画家相识,从5年前他就开始策划这样一个展览,但经过近30年的岁月变迁,当时的40多位画家中只有10余人还在坚持创作,其余人有的因生活窘迫靠开小卖部为生,不得不远离了艺术创作,还有两位画家已英年早逝。所以经过了足足5年的酝酿,画展才于今日正式与观众见面。 今天的画展上展出了赵德伟、刘鸿雁和刘辉明等40位青岛上世纪80年代青年画家的代表作,有油画,有素描,有水彩,还有木雕等艺术作品。 展示青岛现代艺术成就 今天的展览吸引了30多位画家特意从青岛赶来观看。展览以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及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了青岛在上世纪80年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一进展览大厅,正对着观众的就是两张放大到2米多高的手稿影印件,上面布满了蓝色的笔迹,还有大量的涂改,仔细一看,原来是青岛画家赵德伟在1985年时竞选青岛美协主席的演讲稿———《把青岛打造成为艺术之城》,而这个目标是上世纪80年代青岛年轻艺术家的集体梦想。 在展厅里记者还看到记录和见证当年青岛艺术活动的照片与期刊,其中有1987年8月9日300多位艺术爱好者在天主教堂广场前举行艺术集市日的照片和活动公告,此外还有1988年首次在青岛举行露天画展的照片与资料。据介绍,当年的艺术集市日每次都吸引数千位观众,而这些艺术活动在当时全国的文艺界中都是富有创造性的。 今天的展览中还展出了数百幅40位艺术家当年创作的作品,与一般高雅、中规中矩的艺术展览不同的是,这些画作右下角都没有精致的小标签,作者的名字和作品释意就随意地写在画作附近的白墙上,展览者以此表明自己艺术立场上的平民化。 展览明年来青巡展 在今天的展览上,记者还见到了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教父”的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的身影,他对青岛上世纪80年代的这次新潮美术运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看来,这些青岛艺术家创办的“百人艺术沙龙”及长达4年之久的“露天画展”,其投入的人数、力度、强度和对城市的影响力,与同期全国各地的新潮美术运动以及一些被美术史记录的著名艺术团体相比几乎是最高的。此次展览在北京将一直持续到2008年1月31日,明年展览将回到其本来的故乡——— 青岛,与市民见面,共同回顾与见证一群青岛当代艺术家曾经的奋斗与辉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