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与水墨对话

当代艺术家与水墨对话

当代艺术家与水墨对话

时间:2007-11-01 00:00:00 来源:香港大公报

资讯 >当代艺术家与水墨对话

  「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展览,正在四川美术学院的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首展,展期至11月6日。这展览特别邀请了一批目前在中国处于一线的艺术家,运用「水墨」作为创作媒材,进行一次学术性对话,加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的联系,并突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   16位画家重庆联展   八位主要从事水墨的艺术家包括:卢辅圣、刘庆和、刘进安、朱新建、李津、李孝萱、周京新、潘公凯;还有八位主要从事油画的艺术家:方力钧、叶永青、许江、李磊、尚扬、罗中立、周长江、曾梵志受邀出席这次展览会。   策展人鲁虹在「重新洗牌」和「开放的水墨」展览之后,把这次参展作品全部定位于架上绘画的探索,呈现一个既坚持水墨所蕴含的文化属性,又不放弃其代表的工具、材料属性的位置,并且为水墨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反其道而行的有益方案。在对于这种形式的重新认识的过程中,水墨画得以纵向深入与勾连。   探索水墨「图象转向」   最重要的是,策展人鲁虹提出了有关水墨的「图象转向」的学术命题。在现代水墨创作的多元格局中,从水墨与新图象的关系入手,也就是从与当代生活的碰撞中去探寻水墨发展的新路子。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在开幕式酒会上表示,「与水墨有关──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对话」展览,一方面加强了中国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艺术格局中,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民族身份。他续说,这次展览他是参展艺术家之一,也是他第一次创作水墨画。当年他最希望报考的专业是国画,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才学习油画专业,当时他的连环画画得最好,而且连环画很赚钱,所以他画了不少,也赚了不少钱。他参加这次展览所创作的水墨作品,都是根据当年画连环画所积累的线描技法而来的。这种实验的创作手法不仅对于展览本身,对他自己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用中国艺术语言创作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周京新表示,这次展览不仅使他们重新审视「文化、本土、民族」等问题,而且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中国艺术家如果不用中国式的语言方式去说话,即不保持自身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与自尊原则,便很难与西方当代艺术展开平等的对话。因此,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建构自己的主体、身份与艺术史,是关键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创作水墨画,而要严肃地面对传统文化,并寻找到把过去转换为现在的有效方式。 此次展览将于2008年3月12日至4月12日移师深圳美术馆续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