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探索摄影的各种可能性
虚构,探索摄影的各种可能性
虚构,探索摄影的各种可能性
时间:2007-10-22 00:00:00 来源:东方早报
资讯
>虚构,探索摄影的各种可能性
昨天,由常河、朱浩、曾翰、马良等活跃于影像创造第一线的15位年轻摄影家组成的“庆”摄影展在莫干山路50号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内的爱普生影艺坊新址内开幕。摄影作为一种通过记录将要消失的或现存的事物,来保存与反思历史的功能再次受到确认的同时,更多的作品证明,摄影本身就属于当代艺术的范畴。
曾获得荷赛大奖的常河此番展出的四幅作品都出自《动物园》系列,近年来,常河始终坚持用LOMO相机创作,LOMO成像时特有的明确的暗角所带来的压迫感是其他相机无法体会的,“镜头下的人和持有镜头的人永远都不会平等,我拍动物园系列目的就是要表现人,关注人,我把那些动物当作人来对待。”每一组照片都高度拟人化,动物在常河的镜头中拥有了人一般的神态:无奈而压抑。它们原本属于自由,但在动物园里,动物们有人看管,有人饲养,定时吃,定时睡,过着笼子强加于它们身上的循规蹈矩的集体主义生活。天鹅的翅膀原本为了飞翔而生,但在动物园里,却再也不能向往天空,天鹅优雅的身影边,一个强硬的三角符号限制了它的飞翔。LOMO相机富于表现力的色彩,也让这些有关人类当下困境的视觉隐喻充满了某种荒诞感。
曾翰的一组《酷山水之滇池蓝藻图》的彩色照片,拍摄自为世人称道的美丽云南的湖泊———滇池,50×200的悬殊比例令人联想到唐朝的青绿山水画的色彩表现,但那些奇怪的青绿色泽却是因为严重的污染,“通过镜头,我看世界的方式在发生着改变,远观与近看,局部与整体,现实与想象,心中的山水可以如唐代文人画般美丽,而现实中表现出来的山水,却可以击碎心中的美丽。”曾翰说。自然诗意的美丽与人为制造的丑陋的落差让观者对于环境的治理问题无法回避。
年轻的摄影家尝试以虚构的手法创造自己的世界。策展人顾铮说:“这些作品更多的是实验性与独创性。有的是对于现实问题通过虚构加以更集中的提炼,有的更倾向于营造一个完全虚构的幻想世界。摄影本身就是当代艺术,这些年轻摄影家们正在尝试摄影记录功能之外的东西,探索摄影潜在的各种可能性。”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