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方向 1967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广东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个人画集十余种。
在可查得的数据中,目前出现在拍卖会中的148件方向作品中已成交109件,其中成交价最高的是2005年所作的《老宅春秋》(四屏),成交价达到20.9万元。其作品成交价在当代岭南画坛的年轻画家中最高。
从拍卖成交表可见,方向的作品不仅仅出现在广州地区的拍卖会上,还出现在北京市场上。从成交的前10件作品中可以看到,成交价格较高的都出现在北京瀚海、中国嘉德、北京荣宝、北京朵云等几家大行中,而广州几个大拍卖行的成交情况也甚佳。许多中青年藏家认为,方向的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国情结”,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眼光,具有很强的时代美感。
精彩观点
■在我的面前有一堵厚“墙”,我的理想是将它挖通。现在我还没能实现这个理想,但我不会放弃,将一直挖下去。
■推动岭南画发展要使用文化经营策略,这是许多区域文化得以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岭南画坛整体水平较高,但突出的画家个体并不多。画坛一样需要明星。
淡定的表情、坦白从容的回答,方向用这种轻描淡写在岭南画坛“画地为圈”,自成一格。在近日的专访中,方向还对中国画和岭南画的未来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岭南画坛需要文化经营策略的观点。
问:您怎么看待当代中国画?
方向:中国画的意境和技法在古代已经非常成熟,可以给当代创作带来很多的养分。但传统中国画如果没有注入新鲜的血液,肯定缺乏生机、苍白无力,不过这也等于给了现代中国画变革的机会。
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有两种方向不可取,一种是片面强调传统,如在某些地区,几乎所有的山水画家都尽学黄宾虹,甚至有蔓延成“全国山河一片黄”之势;另一种是现代水墨,一部分画家完全丢掉传统,虽然形式上的确使用了传统的毛笔和宣纸,实际上表达的是纯粹的西方意念,以此进行所谓的“解构”、“创新”。我认为当代中国画不应该丢弃传统笔墨,但又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笔墨。
岭南画的品牌仍未形成
问:您怎么看待岭南画?
方向: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岭南画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而没有文化包装、经营策略是其主要原因。近10年来,许多区域对本土画家进行了整体包装,树起名声赫赫的“祖师爷”,打造出整体区域文化效应。而岭南在“包装”上却是弱项。应该说,区域文化的包装如同品牌推广一样,而岭南画的品牌仍未形成。
如果能挖掘岭南画的根源,对自古至今的岭南画家进行整体包装,采取文化经营策略,整个岭南画的艺术地位和市场价位也将不断上升。此外,广东画家还必须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难有高远的发展。
岭南缺乏特别出色的画家个体
问:您怎么看待岭南画家?
方向:广东画家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且与某些区域的画家相比更有潜心创作的“静气”。但是,年轻人中表现突出的很少,特别是“70后”和“80后”中好的画家更是难得一见。对于岭南画坛来说急需挖掘新人、培育新人。
问:岭南画的发展方向如何?
方向:兼容、融贯中西是岭南画最大的特点,岭南画家们要走自己坚持的路,并对岭南画充满信心。但我们也要看到,岭南缺乏特别出色的画家个体,画坛需要明星来起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问:您的画近几年来被市场捧得很高。您怎么总结这一个阶段的自己?
方向:现在的我正面对着一面“墙”,我正在做的事情是挖一个从这边通向那边的洞,打破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界限,最终形成独特的语言符号,转化笔墨为文化。我认为自己走的是一条文人画与民间艺术结合的路子,传统山水画是孤傲清高的,但觉得加上平易近人的民间艺术元素会让山水画的路更宽一些。这有可能是中国画的一种拓展和丰富。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