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艺术与自然最佳交汇

寻找艺术与自然最佳交汇

寻找艺术与自然最佳交汇

时间:2007-10-19 00:00:00 来源:深圳商报

资讯 >寻找艺术与自然最佳交汇

“F!F!”艺术空间展广邀当代杰出艺术家进行主题创作,神秘面纱明日揭开 本报记者金敏华 一群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20日将在深圳南澳东山海域一处水上别墅举行一个24小时的“F!F!”艺术空间展。这个展览因其特殊的举办地点,并且因为混合了平面设计、音乐、绘画、空间装置、电影、舞蹈、摄影等多个门类的国内一流艺术家而引人注目。 “F!F!”艺术空间展是19日起一连三天在大亚湾海域举行的首届中国杯帆船赛的六大主题活动之一,旨在凸显这一首个中国人自办的国际大型帆船赛不仅仅是一项赛事、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城市盛典,著名设计师、深圳平面设计协会前任主席韩家英为其策展人。 全新的实验艺术形式 “F!F!”艺术的含义就是“风与帆”的艺术。目前确认参加的艺术家包括导演、设计师、广告创作人黄炳培,设计师韩家英,音乐人代表李泉,实力派画家刘小东,建筑艺术家米丘,设计师王序,青年导演吴文光,舞蹈家文慧,人像摄影家肖全,导演张元等。艺术展试图通过多样的艺术话语,利用声、光、电、影等多媒介装置及材料,表达当代艺术对“当代经验”的领悟及对现代生活的感受,并在表达的过程中尝试寻找一个艺术表达与自然形式之间的最佳交汇点。韩家英在评介这种全新的实验艺术形式时说:“这种艺术形式以及展览方式将会是一次超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艺术表现手法,而每个艺术家也都成为这场艺术盛宴中的一分子,即兴地施展他们的艺术构想与才华。” 记者了解到,目前所有参展艺术家均已到位,并纷纷带来了自己的参展“作业”。这些来自设计、雕塑、油画、装置、音乐、影像领域的艺术家运用各自的艺术擅长,以“当代经验”为创作主题,通过视、听、感等多种自由手法寻求当代人对生命、大海、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红白蓝”与港式创作风格 1960出生于香港的黄炳培11年前成为英国BBH(亚洲)广告公司首位中国籍创作总监,他为香港地铁公司、香港电讯等品牌做了一系列广告。过去十多年里,他以“又一山人”的名义发表了各种充满香港怀旧风味的艺术作品,曾获得香港、亚洲及国际奖项三百多项。特别是他从2002年开始将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红白蓝”(内地所称的编织袋)引入设计,演化成一系列海报、摄影及艺术装置,以呈现“红白蓝”与香港精神的一脉相通,令人印象颇为深刻。 这次的中国杯“F!F!”艺术空间展上,黄炳培将以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凡非凡”现身。他在作品说明中这样写道:“他看。海市蜃楼。你看。汪洋绿洲。我看。人间净土。”海中小舟,舟上绿洲,如真似幻,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风景。 黄炳培先前曾这样评价深港两地设计作品的区别:“在创意上,内地与香港可以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地的平面设计对生活、文化和内心思索的表达更为深刻,更注重内心表达;而香港的设计则更生活化一些,技巧性方面也较强。”看他的设计作品,会感到一种很明显的生活化风格渗入其中,技巧与创意运用得恰如其分,这种典型的港式创作风格将在“艺术中国杯”中独树一帜。 具有魔力的摄影作品 人像摄影家肖全一向以其具有魔力的摄影作品震撼现场观众的心灵。肖全作品的最大特征,是几乎所有人的面部都大半亮小半暗,表情和思想带着强烈的质感从这些面部中喷涌出来,与极具象征性的背景形成冲突,产生无法抗拒的感染力,进入你的意识,让你彻底地看透他们、感知他们。 这次肖全提交给艺术空间展的作品也同样具有这一特征。他拍了一群海边出生、成长的人面向大海的神情。“面对大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表情,当我们收回面朝黄土五千年的眼睛,抬头看看背后那一片海,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和眼神?”肖全似乎在问我们,又似乎是在问自己,“也许只有他们才真正懂得海。他们的脸上镌刻着海的记忆,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海洋的气息。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读懂大海。” “建构宣言”的思考感受 很多人对深圳大梅沙海滩上那个展翅待飞的人形雕塑非常熟悉,心生欢喜,但并不知道那对翅膀是建筑艺术家米丘飘一代作品的代表。米丘在“F!F!”艺术空间展上将这一屹立在深圳大海边的艺术作品换成了另一种表达形式,“建构宣言”对米丘而言,是又一次灵感的激发与才华的展示。他解释说:“飞翔的姿态,已经成了中国文化带有基因意味的东西,面对未来,飞翔当然应该成为人们对环境思考时所采取的姿势。” 1960年出生于上海的米丘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30多次展览和艺术活动,“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他曾将水乡同里“复制”为一座730平方米的江南小镇搬到了水城威尼斯,甚至还为观众设计了乘船从河上抵达展厅的水乡之旅,因此获得当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艺术及建筑杰出贡献奖”。此前米丘还以陶家宅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以四明公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评委会创新奖。这回在深圳南澳,他希望通过影像、听觉、嗅觉等艺术组合形态,给人以完整的思考感受。表达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延续,展示当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建构合理秩序的愿望。 《抓风》结合自然与人 从年龄上说,1955年出生于广东潮安的设计师王序是这群艺术家中的“带头大哥”。王序曾获第77届纽约艺术指导协会银奖,第17届捷克布尔诺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之国际平面设计社团协会奖,第四、第五届莫斯科国际平面设计双年展金蜂奖等一百多个奖项。他还多次应邀担任国际平面设计大赛评委。 王序带来的作品名为《抓风》,是关于台风如何移动,以及我们如何描述自然界这种强大力量的运动与速度。他的作品以图形叙述故事的形式,表现在2007年8月5日至10月15日期间在亚洲所发生的台风,并将之以影像与二维的形式演绎。《抓风》结合了风、海、人的元素,呈现出一种漂泊感和孤独感。 塑造感受自然的互动空间 当然不能不提策展人韩家英的作品。出生于1961年的韩家英此番身负创新使命,煞费苦心地将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家整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取名《黑白金》——黑者,天幕;白者,海浪;金者,群星。尝试以情景的艺术重构,塑造一个感受自然处境的互动空间,颇见匠心。 此外,作品不断刷新华人画家拍卖纪录的画坛实力人物刘小东的作品《人体油画》,吴文光构思、文慧编导的舞蹈《身份》,以及创作才子李泉的音乐等都值得我们专程为此远赴南澳海上享受这场奇特的艺术“海鲜”大餐。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