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总试图超越男性主导地位

她总试图超越男性主导地位

她总试图超越男性主导地位

时间:2007-10-06 00:00:00 来源:广州日报

资讯 >她总试图超越男性主导地位

草间弥生总是把自己装扮得与作品十分和谐
  对话住友文彦——   78岁高龄的草间弥生因身体状况最终无缘来到此次北京展会现场,但她的作品以及透过作品所传达的思想精髓却深深印在日本当代艺术家的心中,对此,作为日本资深策展人、本次“日本当代视觉文化展”策展人住友文彦,对草间弥生的艺术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日前,在北京798工厂的展会现场,他为记者解读一个真实的草间弥生。   童年压抑   是她奇怪幻想的来源   广州日报:作为日本当代艺术的领军人,草间弥生的作品与视觉艺术存在什么联系?   住友文彦:草间弥生无疑是日本视觉艺术中的杰出代表者,本次来华举办的展会就是希望带来日本最具代表性、最高水平视觉艺术的艺术家及作品。艺术家总是试图超越性别、社会的禁锢。对于草间弥生而言,她的风格在于建立女权主义主张的作品,她的作品也成为此次视觉文化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广州日报:什么让草间弥生的作品风格中总是如此强烈表达女权主义欲望?   住友文彦:草间弥生从小成长在日本农村,富有的家庭使父母从小就寄望于女儿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商人,但她却对父母的安排感到不满。同时她的丈夫是个十分看不起女性的人,这也让她感受到性别歧视的压力。她显然需要更舒畅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宣泄自己的压力,于是她选择了当代艺术创作,并通过雕塑、绘画、行为艺术等不同形式宣泄压力取得心理的平衡,然而不幸的是,她通过创作所获取的平衡很快又被不平衡所打破,于是她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寻找新的生活平衡点,于是她总是不断在漂泊中不断创作新的极富表现力的作品。   广州日报:有报道称她曾将自己定义为“精神病艺术家”?   住友文彦:我想这是一个十分讽刺的说法,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她从未这样称呼过自己,关于“精神病艺术家”的称谓,我想只是别人赋予她的。   广州日报:草间弥生曾说她的灵感来自幻觉,你怎么看待能够依靠幻觉创作的艺术家?   住友文彦:鲜艳的圆点,比如红、绿、黄点,是草间弥生的创作标志,在她看来,这3色圆点代表了太阳、地球、月亮。这些重复性的圆点被她当作与世界沟通的途径。   对于普通人而言,幻觉只会出现在特殊的场合,尤其在你承受巨大压力之后,对于草间而言,这种压力则更为根深蒂固,童年的遭受虐待及成长过程中的压抑,使得压力伴其一生,这应该是她产生奇怪幻想的重要原因。   草间的作品就是   真实表现她的生活   广州日报:草间的成名让人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长期受精神病困扰的艺术家却成为日本当代青年顶礼膜拜的典范,你如何评价草间的这种艺术成名道路?   住友文彦:事实上,草间的成名和被认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草间一开始是被否定的,而到了90年代,草间重新被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女权主义被张扬并突然得到解放。年轻一代审美意识的突然转变也是草间成名的另一个原因,再有就是她在欧洲创作艺术的经历,也使得草间之作成为风格独具、无可取代的艺术标签。   此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作品更强调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草间的作品就是真实表现她的生活,尽管所表现的内容在外人看来怪异,但这意味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她。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