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读杨小民的画

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读杨小民的画

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读杨小民的画

时间:2007-09-29 00:00:00 来源: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资讯 >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读杨小民的画

■杨小民   杨小民,江苏徐州人,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国家首批艺术硕士,专攻美术学中国画方向。现任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图书工作室主任,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中国佛教艺术》执行主编。曾访问香港、澳门等地区并作艺术考察。主要学术视野集中在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的创作与研究等领域。

《鹤影留寒塘》
《高原牧歌》
■程大利   小民是个有激情的编辑,同时也是个有激情的画家。   小民的画蕴涵着强烈的爆发力和创造精神,以率性的笔墨、对比浓烈的色彩破坏着以往要求不可“妄生圭角”的训诫。从旧的审美取向来看,他的笔墨法度全无,却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水墨的生动之气和生猛之风古已有之。《唐朝名画录》中记载王洽“脚蹙手扶,或挥或扫”的作画状态,创造出的是“图出之霞,染成风雨”的气度,而不是“墨染之迹”的效果,用今天的话说已具有了明显的表现主义的倾向。然而,相对充溢浓郁的“书卷气”,“文气”的文人画主流,这一点残存的“野气”或说是“生动之气”也为大多数人所不齿或遗忘。从此,兴奋的创造状态沉睡去了,富有爆发力的即兴表现被程式化的笔墨所囿,水墨画渐渐沦为了遁世隐者玩味心绪,在野文人淡雅空疏的心境的写照,并渐成定式,影响到今日的审美取向。小民的画不拘泥于琐碎的技术性操作,纯然在理法上化“它”为我,着实很见才性。   小民从自己热爱的原始美术、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中汲取了很多营养,长期从事装帧设计工作又使他的作品体现着很浓的设计意味。他“解构”了传统笔墨符号,再按照“当代”人所理解的本质形态,重构成块、面、点、线等形式结构,而对比强烈、民间味很浓的颜色则在他的作品中成为构建特殊秩序美的重要支撑点;山、水、树、人的形被随意解散,房屋被符号化,空间呈平面性特点,感性与体验、意象与抽象相伴相成。创造性地营造了全新的意境,进入了自我表现的高度自由。   我最看重的是,小民以艺术的自觉性,以传统与现代结合或过渡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主题”,汇入了当代艺术的“整体意义”,构成了颇具个人特点的水墨文本。   这个文本,在动荡、重叠、随意、自由的形式意味中体现出一种材质和色彩的单纯;尤其是意象的凝练处理,积墨成为主要的语言元素,它们在有意无意之间、有序无序之间、具象抽象之间,把率意的用笔,自由的挥洒,融入新的空间秩序之中,在体现画家个人的性情同时,展示出极强的结构性特点与表现性意义,让我们感觉到“生命”在画面中的漫延。   小民的画,源于一种浪漫的想象和生命的激情,而这正是艺术家最重要的品质。在当今美术界,艺术家太少(包括成熟的和不成熟的)而匠人则太多。 (作者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杨小民中国画学术展明日在市博物馆举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