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跋涉的 中法交流使者
从1993年起,程昕东就开始策划中法之间的艺术交流活动,并于2001年在北京创建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除了代理国内顶级艺术家,还将罗丹雕塑的《思想者》、达利的《有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等国外顶尖艺术大师的作品成功带到上海。谈起下一步的中法文化交流计划,程昕东表示,自己进入这一领域比较早,走过了第一步的积累阶段,目前已经有了经验。因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和巴黎,这方面的计划肯定会继续下去,接下来在策划的规模和形式上会有所改进。最近一两年程昕东提出了“流动美术馆”的概念,其中就包括把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带到世界各地;把法国优秀的当代艺术带进中国,如法国著名影像大师布鲁顿·普瑞凯特(音译)的作品。9月18日还将赴法联络策展。因为对艺术的沉迷,即使这种忙碌的生活方式也让他乐在其中。
妙手成就大卖画家
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当然有专业的评判标准,但是“现在市场成为公众的评判标准,强化市场是每个艺术家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在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从2004年开始相继在北京798开幕以来,程昕东画廊代理的国内外艺术家已经多达百余位,而且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如俸正杰的作品由最初的几千元卖到2007年的近120万元。
谈起艺术和市场上都取得的成功,程昕东说:“我与俸正杰认识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虽然他并不知名,但我喜欢他的作品,感觉他是很有才华的优秀艺术家,于是开始有步骤地推荐他参加展览,让公众在各种情况下看到他的作品,以图引起收藏家对他的关注。2003年在巴黎,我帮他做了他国外的第一个个展,当时就得到了法国很多藏家的喜爱,德国、卢森堡等国一些国立和私人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一部分作品,从那以后,俸正杰一下就出名了。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参加博览会的形式推荐他,如今年我们艺术空间在莫斯科的展览中他作为主要艺术家参加,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他的作品风格更加凸显。下一步,我们会利用美术馆的展览强化他的地位。”
忧心本土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一直在西方,海外藏家购买占了绝大比例。当记者问到艺术空间是否对中国当代艺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有所改变时,程昕东不无忧虑地说:“中国当代艺术整体发展已经快30年的历史了,之前的25年,本土的买家不多,公众空间也展示不了,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发展。近两三年虽然政府重视力度加大,采取了如在威尼斯双年展建立国家馆等一系列的措施,但是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品买家中本土的仅仅能占到10%的比例,海外华人约占30%,余下的都被西方买家买走了。一种艺术只有根植本土才能枝繁叶茂,现在如何给当代艺术以更多展示空间,让公众有更多机会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是当务之急”。
当代艺术 是最好的投资热土
知道比股票、基金更见效、更稳健的投资方式吗?程昕东告诉你,这就是当代艺术品。他表示:“现在文化产业相比其他产业投资很小,但见效很快。多年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完成了与艺术家和国外市场的资源积累,现在资金投入会立竿见影,一两个月马上有经济回报,比起其他投资不但有收益更有意义,对社会发展也将起积极作用。”他笑言:“不用盯着股票大盘起伏那么累,相反很好玩,何乐不为呢?”
程昕东坦言,希望有外来资金帮助画廊进一步发展。虽然他1999年就提出了风险投资介入当代艺术的想法,但是当时各方面条件都不太成熟,市场也没有现在这么好,资金对文化产业这块还没有感觉。现在靠自力更生已不能适应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了,毕竟个体力量有限,我们需要新的合作方式和大规模外来资金来合力发展。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