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愿做文化搬运工
邹文:愿做文化搬运工
邹文:愿做文化搬运工
时间:2007-09-24 00: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讯
>邹文:愿做文化搬运工
――记二八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策展人邹文
2008年8月,奥运期间的北京会是什么样子呢?天蓝云白,清风习习,人人脸上带着笑容,到处是鲜花、树木和绿色草坪……那么,矗立点缀其间的雕塑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2007年8月5日,天阴有风,北京中华世纪坛那根指南的日晷照例显示着时间的步伐。在北侧广场上,作为奥运倒计时一周年重要官方活动的2008奥运景观雕塑国际巡展·汇报展开幕了。人们徜徉在300多件展品间,细细地端详、憧憬地想象。少年男女兴奋地争相指点:“我喜欢这件!”天真的儿童在大型雕塑前快乐留影,一位老人骑着三轮车慢慢驶过,坐车的老伴一边用拐杖拄地减轻老爷子的负担,一边满脸肃穆地观赏品评着。投票箱前,人们严谨地填写投入自己庄严的一票,寄寓他们对奥运的关切。
活动组委会秘书长邹文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如同他策划的历次雕塑户外展一样,再次感受到文化和百姓之间互动的美好。自2005年8月8日活动启动,从五大洲近90个国家征集遴选优秀方案,2006年6月在北京开幕后多条展线同时并行,北至长春、南到厦门、东到宁波、西至克拉玛依,澳门、伦敦、香港、首尔、洛杉矶也尽在巡展之列,8月8日,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前亮相。之后还将续展于罗马、悉尼、巴塞罗那、华盛顿、东京、联合国……策划、执行、联络,光来往的文件邹文就写了30余万字;组织、运输、布展,他和那些展品一样风尘仆仆。现在,所有的艰辛都得到了报偿。
传达是文化的重要使命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的邹文,1962年出生在贵州。16岁高中没毕业他就顶替父亲当了装卸搬运工,18岁已成为省劳模。虽然之后考学读书,这7年的工人生涯却使他树立了坚定的草根意识。邹文认为,除了传承创造,文化还有个非常重要使命就是传达。因为只有让最底层的人把握,文化才不会停留在知识分子层面,效应才会不断扩散加强。“文化要有行动力”,只有贴近现实和百姓的文化,才能变成整个社会的力量。中国是人口大国,大众文化自觉、审美趣味及素质的提高都显得迟滞,我们要有紧迫感。
也因此,邹文选择了当“导演”,而不是做艺术界的“演员”,“策展人”与文化策划成了他的事业归途。
1996年,邹文策划并发起了“诚信艺助”活动,通过向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符合申领条件的居民免费提供名人书画在家陈列的方式,实验道德力量,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倡导“诚信”并付诸实践的先驱人物。
1997年邹文策划“首届当代艺术设计大展”迎接香港回归;次年,策划“中日美术联展”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这也是中国国家美术馆第一次接受策展人的职业成果;2000年,邹文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上受聘组织“中国雕塑特展”,特别策划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原稿拍卖”,引起广泛关注与争议;2002年,为响应西部大开发,邹文策划组织了“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首次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杭州、西安等城市的繁华公共及商业场所通过雕塑宣示社会主流意识,仅在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展出的20天中,即赢得现场观众200万人次。2003年中国雕塑精品展、2004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雕塑展、2005年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与中国抗战胜利之“和平·繁荣”雕塑展……这些大型公共艺术户外展示,令邹文积累了难得的政府、社会资源及个人策展经验。
街头,显露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梗概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能够最直观、便捷地浏览这个城市表情的地方,就是街头。街头显露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梗概,更是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回顾20世纪每次重要的文化传播,信息想要尽量广泛、便捷、有效地告知民众,都会走上街头。见证历史的新闻照片,大部分也取自街头。所以邹文希望艺术品远离美术馆的优雅、崇高和珍稀感,直接出现在大排档中,让百姓欣赏。“中国西部风雕塑巡回展”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举办展览时,“我组织了一个盲人专场,他们很多人从来没有进过美术馆,一生中没有接触过真的艺术品,来了以后就一群一群抚摸雕塑作品。很多作者在现场流泪。他们说,这是最专业的抚摸。艺术放在大街上,人们恢复了欣赏艺术的平等。”
邹文感觉遗憾的是,由于常态媒介传播的盛行,街头传播的功能正在衰减,主流文化传播者已经失去了利用街头的能力。
想起在王府井的首展,邹文就忍不住笑:“新闻报道讲王府井雕塑成为道德试验品了。艺术进入公共空间是会给管理者以压力,但比较风险的阶段过去后,它却会成为道德的催化剂,反过来也会提升每个人的道德意识。”他以鲜花作比喻:最开始,没人相信鲜花可以露天摆放,最初的鲜花常被摘走拿走。但当鲜花在路边的开放成为常态,鲜花的丢失率接近零。早期的鲜花牺牲了,激起了道德的防护,换来了文明的确立。同样,街头艺术展也在促进着社会的文明。
自2002年全国雕塑巡展以来,邹文执行策划并组织的巡展到过42个(次)城市。每个城市,邹文均亲自联系、接洽,有时要跑六七趟。他事事亲力亲为,常熬夜指挥布展与撤展。光这些展览使用的运输工具就相当9米长的货运车320多辆次,调动工人、保安数千人次,行程累计7万多公里,其中的琐屑不言而喻。
当我为这位放弃著书立说做学问的博士感到惋惜时,邹文带着惯常的不急不躁,温和地悠悠笑着说:“我愿意做一名文化搬运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