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志愿者:艺术漫步活动是一个新交流平台
美国志愿者:艺术漫步活动是一个新交流平台
美国志愿者:艺术漫步活动是一个新交流平台
时间:2007-09-22 00:00:00 来源:新浪教育
资讯
>美国志愿者:艺术漫步活动是一个新交流平台
|
美国志愿者李明君、柳素英、欧阳丹做客新浪谈北京艺术漫步 |
|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光临我们今天的新浪UC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
2008年马上就要到来了,我想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要走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宣传我们的文化,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们美好的祖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群人,5个女孩来到美丽的中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自己的一些故事,进行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今天我们的演播室中为大家请到了这5个女孩当中的三位,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作为志愿者的心情和感受。首先欢迎三位。
今天聊天一开始,三位先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李明君:我叫李明君,我是这个组织里面惟一的一个中国人,主要负责我们这边一些中文媒体的联络,中国语言方面的问题还有媒体方面的事情。
柳素英:我叫柳素英,我是来自美国的一个姑娘,住在中国快五年了,我们有一个叫橘黄卫星之最,就是我们的志愿者都戴着一个橘黄色的围巾,到哪儿如果不懂,问这个问那个,只要找戴黄色围巾的人就可以问。
欧阳丹:我的名字叫欧阳丹,我是中国人,但是我一直在美国长大,我刚刚回到北京,住在北京两年。我在这个活动里是负责英文媒体,跟其他人交流这个活动,跟赞助商谈代理。
主持人:大家说明君说普通话说得很好,这很好理解,因为她是5个女孩当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是我发现其他两位说普通话也是说得很好。其实也就是2、3年的样子,可能是2到5年,但是已经能很好进行交流了。可是有人会说中国话很难学,你们在学习中国语言或者是中国文化是不是觉得很困难?
柳素英:我学中文是因为我爱学中文,因为我是书虫,我喜欢学中文,我觉得不是那么痛苦,我学法语觉得特别特别难,我学了法语5、6年还学不会,而中文我只学了2、3年,就已经可以交流得特别好。
主持人:看来语言的学习是与兴趣息息相关的。
柳素英:对。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一个活动,而且这个活动也希望很多中国人也参与到其中,同时也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留学生也参与其中。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活动,因为大家还很陌生。
李明君:这个活动叫北京艺术漫步,主要是由于我们5个人也是好朋友,由于我们共同的兴趣组织起来的。一年会举办四到五次的活动,是一个公益性的活动,主要是因为我们发现北京像798、酒厂,非常有意思的当代艺术的一个社区,把大家推广到这些艺术社区里,把在这个城里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聚集在一起,使他们有更好的交流平台。
主持人:为什么会起一个名字叫北京艺术漫步呢?大家会觉得像“漫步”这样一些词只有对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深刻的人才能感觉散步、漫步非常细小的差别,你们当时自己起的这个名字?还是跟中国人交流完以后确定的?
柳素英:自己起的,但是也问了中国朋友。慢慢走路的时候要慢慢看看艺术,慢慢跟这些人聊天。
欧阳丹:能够在漫步里感受艺术。
主持人:其实自己也能区别出漫步和散步的区别,如果叫北京艺术散步。
柳素英:那就是散步。
主持人:没错。当初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呢?
欧阳丹:当初我们的想法,因为北京有很多这样的艺术地区,但是没有很多人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如果你自己去一个艺术地区,去这些画廊,如果你本来就不太懂中文艺术,就会觉得很冷,可能你会害怕问一些问题,即便你可能很好奇。我们希望做一个活动,可以鼓励大家主动问问题,主动去发现这些画家和艺术家。
柳素英:而且艺术不需要语言,如果你是一个德国人,如果一点儿都不懂汉语或者法语,但是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跟我的法国朋友一起过来参加这个,咱们三个人都可以一起欣赏,而且都是有一个交流的办法,就是你可以看看喜欢不喜欢,都能够有一个共同交流的感觉,这都是我们的艺术,不是别人的艺术,是大家的艺术。
欧阳丹:大家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讨论和交流互相的意见。
主持人:比如很多国家的人语言不是很相通,但是艺术是相通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也能传达出自己是否喜欢某一件作品。
谈到这个活动,还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咱们的艺术作品都是很高雅的如油画,还是民俗类,像工艺品等都会参与其中?
柳素英:我们也有涂鸦艺术。
欧阳丹:我们不仅去画廊看,也组织一些不同的活动,像表演,我们这次也会有音乐会,也会有娱乐。这次我们有一个涂鸦的活动。
柳素英:新疆的一个人与英国合作的乐团,还有意大利的葡萄酒,还有当代韩国艺术,还有当代中国艺术,还有欧洲艺术。
欧阳丹:还有艺术讨论的一个组织。
李明君:他们会有很多主题演讲。
柳素英:这不是中国或者是外国,是全球的。
欧阳丹:因为北京有很多不同的艺术团队,他们在做着很有意思的东西。所以,希望艺术漫步变成一个雨伞,我们有这个平台,大家都可以参加,做他们各种各样的活动。
主持人:其实就跟一个大聚会一样,有洋庙会的感觉。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它虽然叫北京艺术漫步,实际上就是在北京这儿组织的一个全球的艺术漫步。
柳素英:对。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这些内容,包括有涂鸦,有各个国家的一些艺术作品,这次来的朋友也来自世界各地。但是无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是不能抹煞的,呐就是你们5位是组织者,组织者可能要付出很多辛苦跟努力,我相信在沟通方面,包括与大家做协商,做宣传,印手册,都要付出自己很辛苦的努力。我想问的是这是你们工作的一部分还是完全是纯粹出于志愿者的行为?
柳素英:完全是志愿者的行为,这只是一个爱好而已,我的工作跟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做话剧,其实话剧也算是艺术,但不是在这个方面。他们两个也都是做杂志的,也不是工作的事情,这是因为喜欢而做的。
主持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很难忘的事情,有最艰难的事情、最开心的事情,整个组织的过程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欧阳丹:这是我们第四次活动。在过程中,不管多么辛苦,都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这次我们办活动,看到人家来参加,听到人家问问题,就觉得很值得了。
主持人:这次活动您刚才说应该是第四次,看来你们应该是很有经验了。
柳素英:不是说很有经验。
主持人:比较有经验。
比如有很多活动都有主题,比如第一届叫什么绿色环保,第二届叫什么祝福中国。你们想过会给自己这个活动冠以一个主题吗?
欧阳丹:我们希望可能不是一个主题,因为不同的艺术地区的主题不太相同。我们希望如果我们办更多活动,可以把更多的艺术地区介绍给人家。现在我们办的是在798,这次办的是酒厂艺术地区,希望明年可以扩大到很多不同的地方。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有关这个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你们是同时在好多地点,还是说这周再一个地方,下一个周到一个地方举办呢?
柳素英:就一次,不是一周一周的,这一次的活动就是在酒厂艺术区。
欧阳丹:可能下一次会在798,然后再下一次希望可以到草场地、高碑店。
柳素英:北京的好处就是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艺术区,别的城市的画廊在每个地方都有,艺术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住,很难做到聚集在一起。但是这个活动,因为798有那么多的酒厂,有那么多的画廊在一起。
欧阳丹:就可以慢慢从一个画廊走到另一个画廊,有点像一个大的PARTY一样,你在路上也可以看到其他人拿着地图,虽然可能你不认识他们,或者你们是从事不同的文化领域,但是因为你们来到一个活动,就会有一个沟通和交流。
李明君:比较酒厂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地方,有的人刚刚听说,在网上搜不到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带给大家,让大家了解、熟悉这个地方。
主持人:很多人眼中高雅的文化或者是纯粹艺术区域的价格会很贵,会很有顾忌,会想如果我参加这个活动会不会出门票,自己是不是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是不是这样?
柳素英:不是,没有门票。
欧阳丹:欣赏艺术应该是免费的感受。
柳素英:都是免费。音乐会是免费,品尝酒是免费,这个活动都是免费的。
主持人:岂不是除了组织者之外,那些参与者都是志愿的行为,他们要拿出自己的作品让别人欣赏,拿出自己珍藏的酒让别人品尝,其实他们也是为艺术在付出。
欧阳丹:我们身边也是有那么多好的朋友、那么多人对这个感兴趣。
主持人:有没有想到那天参加的人特别特别多,比如怎么疏导、怎么安排,这些都会考虑到吗?
柳素英:我们第一次有这个活动是500多人,第二次是800多人,我们已经习惯了有很多人要来,越多就越好,更热闹。
欧阳丹:所以,我们做了这些地图,希望大家也可以拿着这个地图当一个向导,或者是一个指南一样,让他们自己可以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的志愿者也会帮助他们。
主持人: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不是像欧洲特别狭小的街,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所以能够装很多人,大家不用过多考虑安全,万一被挤坏就不太好了。
李明君:我们基本上是在一个画廊空间举行,艺术区都有很大的空间,有不同的画廊可以让大家去不同的地方看。
主持人:你们这个活动举办这是第四次了,从第一次到第四次,中间间隔多长时间?你们平均每多长时间会有一次活动?
李明君:每两个月一次。
主持人:这样来看其实这个活动在近一年以内才开始这个活动。是怎样的一个念头让你们突然间有这个想法想组织?
柳素英:从欧阳丹开始。
主持人:你当初为什么突然间有这个想法?
欧阳丹:我对艺术很感兴趣,但是那时候我刚刚搬到北京的时候,就觉得我去这些艺术地区,虽然我很欣赏那些画,但是有点害怕问问题,我也觉得,如果我这样感觉,还会有很多人也想更了解艺术,但是因为他们的圈子比较小,不知道怎么加入进去。所以,我觉得我到北京特别幸福,认识了李明君,还认识了其他两位女孩,如果没有她们,这个活动肯定做不成。
主持人:我一直也会接触很多艺术方面的人,我觉得大家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觉得艺术是一个很高深的事情,我又不具有那么高的水平,我上台会不会很丢人?或者我到一个新的地方,我连语言甚至它的文化都没有搞明白,让我上台我会很担心。但是我发现好像三位的观点不是这样,其实就是要勇于尝试,去做就能得到更多。
柳素英:是。
主持人:我特别想请三位介绍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比如现在有很多中国的学生走出去,到其它国家,我就很少听到中国的学生在国外也会组织一个比如法国文化漫步之类的活动。
柳素英:可能是跟美国的文化有关系,因为美国人特别爱研究这个方向,给我的感觉有点像我吃饭,我组织这个活动很辛苦,有的时候我们是整天都安排这个,做那个,包括搞的地图也是用了很长时间。但是做这个之后,我们看到大家都做一起看这个活动,那个感觉就非常非常好,有点像我刚吃饱了饭。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感觉,因为李明君是一个中国人,他也有这个感觉,我觉得这跟美国的教育有关,因为欧阳丹也是美国人,跟亚特兰大长大,亚特兰大的艺术漫步也非常火。
主持人:看来吃艺术食粮也会吃饱。
欧阳丹:其实中国的留学生也是这样,在我的大学里有一个中国文化社团,他们在那里也会组织一些自己的活动。李明君是去了加拿大。
李明君:我也是在国外生活了几年,其实我感觉中国人在外面其实也会组织一些自己的活动,会使之间更亲密一些,他们在国外更多进行国际化文化的交流,而且艺术漫步也是把其它国家好的东西带到中国来,使我们尝试更新鲜的交流方式。
主持人:你们运作当中有一个模式值得他们借鉴,就是宣传。其实我觉得很多活动都会不断地进行,但是好像没有像我们这个活动会走到大众的视线当中,希望大家都来参与。当初为什么会觉得应该通过媒体来让更多的人关注,而不是自己搞一个亲情式就跟同学聚会一样的文化漫步形式呢?
柳素英:这个活动的意思就是公共,如果我们只是跟老外在一起,那我们有别的活动,比如我们跟北大学生在一起,就会有其它的活动。这个活动的意思是大家都在一起,不论你是什么艺术水平、什么国家的人、什么地位的人,而且是免费,可能你觉得10块钱不贵,但是这个人却觉得10块钱非常贵。如果没有门票,大家都可以参加,没有什么限制。
欧阳丹:这个活动的特色就是大家都可以参加,不只是一个画廊,是所有地区的画廊,不是指一个艺术团体,是什么团体都可以,也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人,是很多国家的人。
主持人:其实是一个活动的性质决定的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走进它、感受它。
柳素英:对。
主持人:下面的时间我们说说地点,因为我发现有好多好多地点,介绍一下怎么去。因为可能对于交通来说,我们后面有一张非常明确的交通图,其实通过这个交通图,大家也能够在里边很快地找到,比如像五道口、酒厂艺术区,很多一些区域大家都能非常容易找到。
柳素英:其实我们说的五道口、东直门、大山子艺术区,就是因为我们那里有公共汽车可以拉人到酒厂,如果你不愿意花那么多钱打出租车,就可以坐我们的免费公共汽车。
欧阳丹:在酒厂附近就有一个望京地铁站,也可以坐地铁站到望京西,打一个车就非常近了。
主持人:在这个卡片当中我要给你们指出一个错别字,你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东直门的“直”应该是直线的“直”。看来我觉得中国文化真的是同音字很多。
柳素英:这就是因为在电脑上打出来的时候没太注意。
主持人:说到文字,我们这次活动当中会不会有一些什么象形文字、罗马文字,这种文化类的东西?三位有没有想到在今后也会组织文化专场?
柳素英:这已经是文化专场了,可能每一次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认识的人愿意做这个,就让他跟我们联系。
主持人:我们在这儿其实也相当于发出一个邀请,如果想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来,也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共同把这个活动做大和做好。时间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大家来准时参加,不要耽误。
柳素英:下午三点到六点,就是这周六。
主持人:就是明天。我如果两点钟去怎么办?
欧阳丹:当然可以,两点钟去,我们已经会在那里了。
柳素英:如果你想当志愿者的话也可以早点来。
欧阳丹:12点就可以来。
主持人:这几位是不是都会在现场?
李明君:我们应该都会在现场。
主持人:大家如果想进行交流,明天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形式,比如了解了解外国的文化,还有一些留学的动向。
柳素英:也是学英语很好的机会。上一次有很多中国朋友都跟站在不远外的老外聊天,说专门跟他们跳舞,因为是一个PARTY,他们过来让中国人和一个老外交聊天,是一个交流的方法。刚开始有这个活动,没有那么多人,都是中国人在这儿,老外在那儿。第二次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乙一起,上一次大部分人都在一起,这次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无论英语水平多么高,还是只会说几句话。
主持人:而且语言就得练,绝对不张嘴说话是很麻烦的事情。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反正我个人有非常强烈的感觉,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很少有机会再说英文了,相当于把怎么学的又退回去了。但是发现自从上班之后会做很多使馆聊天,发现我的听力比较不错,我大约能够听懂他在说什么,但是我无法再表达回去,就是无法用外语去表达我想说的,但是我能听明白他想说的。
柳素英:那你就得加油,你要很努力,随时跟老外的朋友一起说话、交流。我上大学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他也是美国人,我们俩一起学中文,我们在美国也是见面的时候喝咖啡、吃饭就用中文说话,当然我们的中文不对,但是还是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方法。如果你没有老外在你身边,只要你的朋友在身边,无所谓你的语法对不对,语音对不对,多练习就行了。
主持人:比如有人说想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只需要掌握3000个字左右,实际上就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我想知道的是,英文是不是其实也是这样,掌握3000左右单词实际上也能正常交流?
柳素英:10几个单词就行了。特别是美国或者是加拿大,这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大部分人刚到那儿的时候都不会说英文,我的爷爷、奶奶、姥姥都不会说英文,但是现在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不是特别好,但是大家都可以正常交流。
主持人:不会有任何语言障碍。参与到这个活动,实际上也给大家带来了语言训练的平台。
柳素英:是。现在我的汉语水平特别差。
主持人:没有。
柳素英:你说没有,是因为我是一个老外。
主持人:没有。
柳素英:尽管我有说的不太对的地方,但是我无所谓,我不是丢脸一件事情,如果你说英文,说得不对,你不可能丢脸,因为你已经用那么大的胆子试一试要说英文。所以如果你说英文不对,我们都已经觉得很好。
主持人:但是我应该向你们学习,因为像我从初中学英文到现在,我没有过一口英文都没有错的时候,但是能够跟外国进行交流,却没有达到这一步。所以,可能真的是与环境相关,也与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想把这个做成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实也是相关的。我们通过这个活动实际上能够更好地跟外国人进行交流、沟通,去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说很多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会发现的问题,中国话可能要这样说,但是英语要那样说。比如说介词应该放在哪里,其实两种语言是两种规范的,往往中国的学生会用中国的思维表达这个意思,但是对方是无法了解你说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发现细微的语法差别,不用看书就能知道其实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在整个活动当中,咱们刚才说了语言、文化,还有一个功能很关键,就是交朋友。因为能够相互了解到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国家,可能在活动之余他们也成为了很好很好的朋友。
柳素英:而且不是为了交老外朋友或者是交中国朋友,其实这个社会里,北京很复杂,如果不是已经认识一个人,很麻烦再认识一个新的人。因为现在我的中国朋友,差不多都是我上大学时认识的人,很难找新的中国朋友,因为很少能找到一个机会,我们俩有什么样沟通的爱好或者是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等等。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是一个要学英语,不是一个要找一个老外的朋友,是随便交朋友。
主持人:交朋友没有限制。
欧阳丹:因为你已经有这个兴趣和爱好,根据兴趣爱好就可以交朋友。
主持人:其实交朋友就是惺惺相惜,或者有共同的爱好,或吸引或互补,总之得有一个结合点。包括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也会学到很多好的品德、别人的长处、特长,其实都是对自己未来有很大帮助的。听起来好像这个活动真的是很诱人,其实能得到这么多,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打破了自己的生活圈,因为每个人都有生活圈,你刚才也说了,其实在真正的生活当中,自己朋友的数量是有限的,你无法找到一个好的理由去突破这个瓶颈,或者是突破度很小,比如说一个星期认识一个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能够让大家迅速地走到一起。
今天其实我们跟大家一起聊了这么多,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很关键的,就是在我们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困难,因为好像我们刚才都说的很轻松,觉得大家一起来做做,其实我们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的困难大家不用担心。我特别想问的是,各位在整个沟通过程当中,一定是存在困难的,一定是存在与单位或者酒吧、文化场所进行沟通,有没有一些很难忘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沟通之后最终取得了成果,有没有坎坷的经历?
李明君:这个活动从开始到现在已经第四届了,我们也在一起不断地使它完善。比如我们第一次印的地图只有黑白的,现在我们就印了一些彩色的。因为我们做的都是工作之外的事情,有的时候大家需要讨论一些事情,大家的时间比较难掌握好,使大家都能够有时间在一起。另外,资金的来源,都是我们在平常会遇到的很多困难,但是我们也一直是在克服。像第一次,我们之前都是非常非常担心会做成什么样子。
主持人:会担心。
李明君:对,因为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我们很欣慰,因为那一次来了很多人,而且那个时候是天气很冷,大概来了5、6百个人,我们觉得还都挺欣慰的。所以,也是鼓励我们能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主持人:整个活动当中其实是有3个激动点,第一个激动点是突然间有这样一个创意,大家一起来做,听完这个创意就挺激动的。第二是场地也联系好了,消息也发布出去了,在活动要开始的时候也会很激动。更激动的是第一次活动结束之后很成功。
柳素英:很成功,也很累,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吃完饭都不说话。
欧阳丹:都睡着了。
主持人:组织这样的活动会不会很有成就?
欧阳丹:对。第三次我们举办活动就可以看到人家在那里交流,在画廊里有一个人到这边来问我,这个画家是谁,他想更了解这个画,我就觉得办这个活动很值得了。因为人家很好奇,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更了解。
主持人:我们给大家介绍这个活动,活动的时间也是明天的下午三点到六点,三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大家也可以去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我们今天的访问最后,三位还有什么话想对广大网友说。
欧阳丹:希望你们来。
李明君:希望大家能够过来,能够喜欢我们的活动。
柳素英:美国50年代的时候有一句话:Be there or be Squre,Squre是六边形的意思,因为我们的LOGO就是六边形,六边形的英文是我经常跟朋友们开玩笑。
主持人:大家可以去网上寻找那个六边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中国文化也需要走到世界当中,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也能够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2008年就是北京的奥运会了,我相信世界各地的友人都会来到美丽的中国。不过在明天的下午三点到六点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训练自己语言的平台、找到好朋友的平台、找到你的文化归属的平台,三个文化共同合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不但欢迎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同时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的人士也都能够有机会,在周末的时间当中抽出时间尽情地释放自己的艺术细胞,或者是自己各种各样的味道也好。总之让自己融入到其中,让我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能够有机结合,我相信你在其中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好的,感谢三位光临我们的嘉宾聊天室,感谢我们在线网友的全程关注,谢谢大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