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风景——李邦耀

寻找心灵的风景——李邦耀

寻找心灵的风景——李邦耀

时间:2007-09-08 00:00:00 来源:

名家 >寻找心灵的风景——李邦耀

谈到风景画,我们不禁会想到17,18世纪里有着许多著名的风景画家如英国的康斯特布尔Constable,透纳Turner,法国的巴比松画派Barbizon以及后来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代表莫奈Monet,美国的哈德逊河学派Hudson river school等等。 中国人喜爱将风景称作“山” 和“水” (mountain and water)。“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如果要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于风景的理解和将她作为绘画题材加以表达的才能相比照,那我们的古人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的确,现在很少见到有画家对于“纯风景”(pure landscape)有着如此大的爱恋和持续的关注与表达。抑或是饱经吴侬软语,徜徉于水乡波光浆影。朱志刚就是一个狂热的风景画家。他与风景相伴,为山水而生。几乎在他二十多年的艺术创作生涯里,对于风景的表达一直乐此不疲。当然,他关于风景的描绘并不是一番风顺。在90年代,朱志刚创作的风景还停留在写景的阶段,画面强调对于客观景物的描绘,“光” ,“色” ,“造型”以及对于事物细节的描写,看得出他在有意或无意的炫耀他的写实的技术,写实风景成为了一种手段和看点, 看得出在当时他对于风景内在蕴含的精神性的理解还是缺乏的。这并不意味当时的他的风景画就没有优点。比如,当时有幅作品《早春》, 近景,中景及远景清晰的展现在画布上。灵动的笔触在表现树木时,将冬去春来的情绪表达得恰到好处,松松的笔触特别生动地展现了万物复苏气象。可以说2000年前,朱志刚风景画是主体与客体现实主义式的链接。 2000年之后,朱志刚的风景绘画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如有意削弱对于细节的描写,减化画面的色彩,恬淡优雅的色调变化,逐现风景诗韵的端倪。记得,有次在与朱志刚聊天时,他感到他的风景绘画里似乎缺少了什么。“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岁月流逝,小城变迁;昔日小桥流水人家,如今却成高楼大厦。正如他所言,“水乡失去宁静,我只有在画布上追忆昔日江南”。由此,上天给他顿悟的契机,开始寻找心灵的风景。正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开始回到古人的传统中,细细品读古人是如何在笔墨与山水间找到心灵的栖息处,和山水画家交流心得。他在画面上做着各种尝试,试图用油画媒材表现出中国绘画呈现出的空灵与神韵。当然,这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否则艺术创作的艰苦也就不存在了。在以后几年里,他不断尝试着:如何控制油量,用何种色调,用笔触的挥洒:涂抹、揉、扫、衔接等手段运用。 近来,再见到朱志刚的新作,顿生“梦入江南烟雨路”之感。画面上平添忧郁的诗意。湖边一叶小舟、一帘秋色,寒山孤寂、山水恬静。总不免让我想起诸多宋人词意,“小径红稀,芳郊绿遍”,“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等等。我想,朱志刚在作画,教书之余,应该研读了很多宋词,他的新作里处处渗透着宋词意境,他一定喜爱宋词,我也喜爱宋词。 由景生情这是一个高度,然观山水之景,皆在意中;意亦人的灵性。“名画大家,师古人尤贵师造化,纯从真山水面目中写出性灵,不落寻常蹊径,是为极品。”(黄宾虹---《虹庐画谈》稿),朱志刚这条艺术之路还刚刚开始,我们期待着属于他的“山水”问世。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