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油画一路领先
赵无极油画一路领先
赵无极油画一路领先
作为国际级艺术大师的赵无极,他的作品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一路领先,尤其在香港市场中表现最为突出。在今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中,赵无极作于1959年的《14.12.59》估价为500万至800万港元,成交价却高达2944万港元,一举创下赵无极作品拍卖新的世界记录。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京,家族古老,族谱可上溯至宋朝皇族。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赵家便摆上传家之宝——赵孟兆页和米芾的两幅画。赵无极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及开放而又严格的学院教育。幼年时对书法艺术的艳羡,杭州艺专学习时对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的欣崇也许便是此后其艺术中抽象和表现之源。法国游学之初,抽象运动在西方势头正猛,这更坚定了他对抽象艺术的探索。
赵无极早期研习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的古典绘画,并深受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影响,创作以人物和风景为主的具象油画。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他影响也很大。他喜欢中国的青铜器艺术,很是钟情范宽和米芾的作品。自1954年起,他的绘画转入抽象,那些如同甲骨文或钟鼎文样的抽象符号,浮动于虚无的空间和变幻的色彩之中,充满东方神秘的象征意味。1959年后,他作品中的那些符号逐渐解散、消失,画面为自由的笔触和大片的韵律十足的各种颜色所代替,艺术风格日趋成熟。他的许多作品没有题目,仅以创作日期命名,目的是让观众不受任何画面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直接体验绘画意境,给人以充分的想像空间。他喜将大幅画布铺于地面作画,用大笔在无拘无束中尽情地自由涂抹,在扑朔迷离的色彩、光线和复杂多变的空间结构中抒发感受和描绘幻象,形成了自己独创的抽象绘画风格。
赵无极在西方画坛有着极高的声誉,2002年12月,赵无极成为继画家朱德群之后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的第二位华人画家。他的作品被陈列在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里。而在海外市场上,他的作品也备受藏家追捧。2006年2月在伦敦佳士得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一件赵无极的油画作品《21.3.63》估价18万至22万英镑,以将近估价四倍的63.52万英镑成交,另一件《31.1.62》估价10万至15万英镑,也以近估价3倍的27.68万英镑拍出。这样的佳绩说明,西方市场已经认定了赵无极的国际地位。在香港市场,赵无极的作品更是抢手货。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其作品《1985年6月—8月》以1800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记录。目前,已经有9件赵无极的作品迈过了千万元大关。在海外资金的带动下,一些内地藏家也开始关注赵无极的作品。不过,据统计,赵无极大大小小的作品不过2000幅,真正可能流通到市场的也不过百幅。值得一说的是,问津赵无极作品的内地藏家较少,这一方面与一些藏家对赵氏缺乏认识;另一方面也与藏家投机心理太重有关。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