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拍卖发展迅猛 警惕图录中的陷阱

艺术品拍卖发展迅猛 警惕图录中的陷阱

艺术品拍卖发展迅猛 警惕图录中的陷阱

时间:2007-08-11 00:00:00 来源:中国商报

拍卖 >艺术品拍卖发展迅猛 警惕图录中的陷阱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兴起以来,艺术品拍卖发展迅猛,各种规模不等的艺术品拍卖此起彼落,参与艺术品拍卖的人与日俱增,拍卖的成交量逐年增高,艺术品成交的价格也迭创新高。然而,在艺术品拍卖如日中天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赝品也充斥市场,令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防不胜防。面对市场上大量赝品的冲击,各大拍卖行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应对赝品的挑战。最近,笔者翻阅了大量拍卖图录,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以名家书画为例,不少名家书画拍品都会配一些说明文字,以此来说明作品的可靠性。值得一说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说明文字、图片都确凿可信的,的的甚至隐藏着陷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注明作品曾经被出版发表过。比如某件作品被画册收录;某件作品在某杂志或报纸上发表。实际上一位画家一生的作品很多,根本不可能都出版发表过,即使是代表作也不一定出版发表过。况且,现在一些人牟取暴利,他们故意将赝品收入画册中,致使投资者上当受骗。   二是注明作品曾经参加过某个画展或是获过奖。对买家来说,对作品参加画展或获奖是十分感兴趣的,总认为这类作品不是代表作就是精品。殊不知现在画展或字画评奖多如牛毛,盲目轻信也容易上当。   三是作品有书画名家或鉴定家题跋。似乎有了这样的题跋便是非常可靠的证明。实际上,鉴定家也有走眼的时候,况且,现在有的鉴定家受金钱诱惑,也会作出指鹿为马的事。   四是注明此作曾为某大收藏家的旧藏。这类注明主要向买家表明两点:一是藏品流传有绪;二是藏品来源可靠。可是,如果这位收藏家走眼吃进的是赝品,这又作何解释呢?因为任何藏家要保证自己收藏的东西全是真品是不现实的。   五是注明上拍的作品与画家合影照片。这种现象很容易迷惑人。但是,当今照相技术发展迅猛,为此有些不法分子为了制造这一假象,会采用高科技手法进行嫁接,而且可以做得不露痕迹。   六是作品有画家亲属或学生出具的鉴定证书。随着市场上名家赝品的泛滥,画家家属和学生的鉴定也被收录于图录,以此来说明这件书画的可靠。实际上拍卖行也是在向买家说明,家属鉴定是有权威性的。不过,启功先生曾说过:“如果(家属)态度再不正确,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去从事鉴定,这个危害就大了。”   七是注明作品是委托人直接得自于画家或直接得自于画家家属,意在表明这件书画作品十分可靠。实际上这种注明属于口说无凭,很难使人信服。   除此以外,更有趣的是有的作品会注明是原装原裱,或是会附上作品来源及藏家出售的情况证明,以此来告诉买家,这件作品是可靠的。显然这种做法也并不完全可信。   从上可以看出,当今的书画鉴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按理说,书画作品是真是假作品本身会说话,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明。但是眼下鉴定的混乱,使得一些拍卖行不得不采用以上方法来应对,这也许是当今艺术品拍卖的一种无奈吧。长此下去,会使我们的鉴定偏离正确的方向。我们希望鉴定能从作品本身来阐述真伪,这或许是广大藏家所期盼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