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穆深邃 滋润淋漓

浑穆深邃 滋润淋漓

浑穆深邃 滋润淋漓

时间:2007-05-30 09:08:00 来源:

名家 >浑穆深邃 滋润淋漓

胡一龙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周易
    青年山水画家胡一龙堪称地道的“吴门画派”的传承者。“吴派”兴起于明代中期,早期代表画家都集中在吴门(即苏州)一带,所以又称“吴门画派”。其首创者有沈周、文征明等,继承者有董其昌、陈继儒等,大都属于文人画家,对董源、巨然及黄公望、王蒙画风尤其推崇,后来董其昌又极力提倡文人画,创立山水画南北宗论影响极大。 胡一龙生活在有着2520年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胥口,修学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美丽的太湖诞生并孕育着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人物。胥口,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开凿胥口入太湖之口而得名,从而也拉开了吴文化的序幕,孙武、杨惠之、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等,特别是黄公望以江浙为景、太湖为伴创作的画卷,流传百世,誉为经典。如今当代从苏州走向全国的书画家,正传承和发展着吴文化精神,形成了吴文化的浓厚氛围。胡一龙即是极具实力的一位。 我十分欣赏胡一龙用墨法和水法来营造“物理空间”的微妙。如《一行白鹭上青天》,实验性的尝试非常明显,誓要在生宣纸上探究出“物理空间”与“心灵空间”之锲合,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画法在胡一龙的绘画实践中又再次得到了阐释,墨与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湿了又糊,糊后又醒;他似在不断地挥崇“迹化”的玄妙,但最终效果却整体浑然。 品评一幅山水画笔墨的高下,还应该看看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什么,是否与对象的物质相匹配,而不是以追求单纯的某种笔墨趣味为主,高妙的用笔必然是匹配描绘对象的,从对象的物质出发,笔墨形式只是为表现的内容服务。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我们还能发现胡一龙他既不是放弃自然物象,笔墨高度概括的移式化,也不同于对景写生,忽视笔墨锤炼的物象化,他的画是笔墨与生活、自然相联系的。 他从江南的小桥流水、村舍农庄和太湖山水着手,去体悟画理与自然生命的规律及笔墨技法之间的关系,以自己对自然生命的真实感悟和老庄哲学理念为依托,在技法上采用宋人层层积染的方法,着力于构筑浑穆深邃、滋润淋漓的风格基调。 胡一龙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虚中的气,如有呼吸”。黄宣忆在其《而冷晓望》题画句中说“古人墨法、妙用于水,水墨神化,为之 ”。 胡一龙擅用渍墨,这种渍墨所留墨痕明显,笔触分明,但稍有不同,既难改救,又易露破绽,在一张薄薄的宣纸上,墨韵、色韵、墨点、色点,有是渍墨、渍水,浑然一体,然后再在渲染极为滋润的山体上,以淡墨湿笔勾皴。 同时,胡一龙也深知,山水画的“写意”与“画意”在表现上常会时相抵触,为了追求画意,他十分注意约束用笔的写意性,故其下笔,常以规整的中锋为主。“固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韩?语),他在用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曲直、刚柔,以至于章法上的虚实变化都是追求一种力量童趣与韵味。 清恽南田题画 中说“半?松冈,一滩流水,白云度岭而不散,山势接天而未止,别有日月,问是所世?倘欲墨自其中,可以逍遥自乐”。画家在直面山川真景时,须有静明松情的心境,再以同样的心境面对画纸运思挥毫,才能神化境界。蒙养生活,陶铸性灵与创作实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澄怀观道”(宋宗炳语)都是中国山水画家师法造化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境界。它是艺术性灵化的主观条件,不管是南宗的“顿悟即可成佛或是北 派的“历不劫始成菩萨”。“道”即“无”,它是“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唯有“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庄子》),才能感悟到它的存在。山水画的“咫尺万里摇”云云 ,实则非空间透视的图式,而是一种心理矩式,一种澄明的心境,如佛家所说的“纳经尔于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小露霭,斜阳夕照……使画家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体内生命的律动,从而使“写自然之法、亦写吾人之心”(宾虹语)的山水画成为可能…… 胡一龙尚年轻,其为人谦逊,个性坦荡,他认为书画艺术就是他的事业,同时也是他的人生。 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是成功的必由之路。作为胡一龙的朋友,我是已看到了他的成功,他的山水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入选获奖,作品为各报刊杂志发表,被国内外名家美术馆、艺术机构、个人所 收藏,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苏州胥口展览中心及文化部艺术司批准成立胥口中国书画名家街艺术总监,这些都是社会各界对他的认可与肯定。 我期待着他对于自我的不断超越,因为这不但对于他自己,而且对吴门画派的复兴都应当是不可忽略的意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