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健(2001、2005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获奖者)
出生于1972年9月,籍贯山东泰安。199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参加“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制造——中国当代艺术家观念家具展”、“2004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二十周年院庆展”、“99动静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实际上’雕塑联展”、“时代风采”上海美展、“上海美术大展”、“建党八十周年上海美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青年美展获奖作者邀请展”、“上海城雕展”等展览。2001年和2005年分获“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沈柔坚基金奖和“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二等奖。
艺术随笔
我与青年美展
我读书时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机会参加展览。
1994年大学两年级,有一个全国性大展,同学几个赶通宵做作品,结果通通落选。伤心之余,大家只能互相安慰,认为可能是展览门槛太高,对于几个学生来说,仿佛体育比赛中年龄级别不对等,结论是落选正常。
1999年通过各种渠道传来刘海粟美术馆举办青年美展的消息,兴奋过后,照例是赶通宵做作品,到点交稿。有了上次落选的经历,大家都忐忑不安起来。为了少碰熟人,少点落选的尴尬,接下来的事情颇为好笑。我们挑了人最少的时间,各自抱着自己的心血,径直办完登记手续,然后便飞一般逃离现场。经过一段难敖的等待期,谢天谢地我们都拿到了一纸入选通知。开幕式上,我们幸福地在人海中徜徉,几个小时下来目光却从未离开过自己的作品。午饭毕,年长我几岁平时老成稳重的同学q君红着脸嗫嚅道:“要不我们再到展厅去坐坐”。
2001年我和弟弟一起参加了青年美展,这次父亲和母亲最高兴。转天一大早,也没跟我们说,二老叫了出租车冒雨去看展览,出租车司机一路诧异两人的举动。后来母亲回忆由于下大雨参观人少,馆里的的工作人员和他们攀谈起来,据说父亲数次向工作人员兴奋地宣称自己培养了两个艺术家。那次我获了2000元奖金,出门就狠狠心买了本400元的大画册,雄心勃勃地准备“扩大再生产”。
每两年,刘海粟美术馆就象一块磁铁有规律地吸引着全城的艺术青年,眼见得参展范围逐年扩大,水平也正在提高。
现在我而立已过,也有幸在专业单位从事创作工作,回忆起从前这些参展趣事,觉得青年美展就象一位蛮要好的老朋友,大家在一起长大。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