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设计追求

可喜的设计追求

可喜的设计追求

时间:2006-08-21 09:49:00 来源:新民晚报

市场 >可喜的设计追求

 五角场下沉式广场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具体说来有三大特点: 首先,景观动态化。无论是水体、光影,还是音乐,全部都实现了动态化安排。而且通过音乐流来控制水流、光影变化在上海地下空间开发中还是第一次,特色非常鲜明。 其次,环境生态化穿插在水体中间的各种绿色,如植物、花卉,配合灵动的水体,营造出非常有活力的生态环境。 还有一点就是设施人性化。每一个孔口的诱导系统十分醒目。下沉式广场四周布置了5条步道通达周边商厦、地面。广场与地面相衔接的每个出、入口均配有自动扶梯,出口处覆盖全玻璃幕墙屋顶以遮风挡雨留住阳光,为行人下到广场所必经的步道营造了良好的采光条件;而在广场的5个入口处,巨大而柔和的数字让人远远就能看到,很人性、很艺术。 火车南站给人印象较深的首先是地下空间环境的艺术化营造,可以看出设计者还是努力地试图营造出一个换乘便捷、感觉惬意的地下空间环境来。 站在站屋二层的地平面上,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到开敞式二层地下广场,那里较为集中地安排了汽车进站通道、人行步道等附属设施。由于这些功能性设施是在不同的三维空间里实现的,而且采取了开敞式设计,因此看不到一般火车站通常的熙攘人流和嘈杂拥挤。 再者,过渡空间环境的营造下了不少功夫。植绿、引入阳光……南北广场四处过渡空间的设计借鉴了国外常用的生态手法,可以较为有效地缓解人们行走在漫长地下通道中累积的压迫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过渡空间的设置,还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有效疏散人流,起到较好的综合防灾作用。 地下廊道顶部的“银河”费了设计者不少的心思。“银河”弯弯曲曲伸过去,既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还可以缓释逼仄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压力。当然,如果在其中设置一个导引色彩更为强烈的色带、适当配一些简洁的文字,导引效果就更好了。 总的来说,这两处地下空间的功能性开发与环境艺术的创造性实践都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中一个可喜的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设计者都试图通过艺术化的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地下空间环境,我们应该鼓励并且引导好这种努力。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