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地下长城”将重现人间

冀“地下长城”将重现人间

冀“地下长城”将重现人间

时间:2006-08-19 16:55:00 来源:香港大公网

市场 >冀“地下长城”将重现人间

  近日,河北雄县对位于境内的宋辽边关古战道进行了底部清淤、修补顶部漏洞、接通电源,在已开发的二百米古战道内实现照明,充实内部文物等一系列恢复古战道原貌的工作。而当地的旅游部门也正积极谋划古战道修复工程的详细事宜,具体的修复规划预计在今年年底出台。这预示著中国历史上的「地下长城」—宋辽边关古战道有望重现人间,使世人再睹它的风貌。   据中新社保定八月十九日电,宋辽边关古战道是宋辽争霸历史的最好见证,它始于雄县县城的铃铛阁八角琉璃井,向东北经大台、祁岗延伸至霸州、文安、永清,东西长达六十五公里,南北宽达六十五公里,总面积达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经我国一些著名的文物考古、宋辽金史、古战争史、旅游地学等专家学者多次考察鉴定后一致认为:宋辽边关古战道分布广、规模大、延伸长、类型多、结构复杂、战争功能齐全(「引马洞」「藏兵洞」「议事厅」「料敌洞」「迷魂洞」等一应俱全),并且用规格与质量基本统一的青砖砌铸,应为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持久防御性地下军事工程。这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十分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可堪称中国宋辽史上的「地下长城」。   史料记载,当时宋朝名将杨业曾任中正军雄州节度使,其子杨六郎把守瓦桥关十六年,面对辽国强大骑兵的一次次攻势,正是创造性地修筑了地道才屡屡出奇制胜,保卫了边关的稳定。   据雄县旅游局局长陈秀生介绍,雄县境内现有两处宋辽边关古战道遗址,即大台遗址和祁岗遗址。其中,大台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二环内,东西长九十米,南北七十三米,地上为杨六郎点将台,地道内有洞室六间,六个分支:位于西侧两间为「迷魂洞」,设有翻板等军事设施;向西有通向城内的狭窄通道;第三室为「兵器室」,面积十米;由此往东第四室为议事厅,面积十二平米;再往东五六室,为面积较大的藏兵洞;东边向北有一分支,通向祁岗方向。   祁岗遗址位于雄县县城东十五公里的双堂乡祁岗村内,地道全长三十米,顶部距地面四米,洞内高低宽窄不等;地道为青砖砌成,内有翻板、放灯处、存物处和通气孔。其为连接雄州与霸州的地道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九九三年,这两处遗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