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火笔画”等民间艺术将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火笔画”等民间艺术将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火笔画”等民间艺术将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肥市文化局日前组织有关专家对该市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梳理,确定“火笔画”以及去年申报的“洋蛇”、“门歌”等3项民间文化艺术作为该市申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予以上报。
据了解,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共有200多个品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安徽火笔画是江淮地区独具特色、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其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透过“火烙”的本色线条尽显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的艺术魅力;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足盈尺,建国后远销海外。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予以抢救和保护。
合肥门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是庐剧的前身,也是安徽本土观众面较广的剧种。唱腔的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
洋蛇灯所在区域为肥东县解集乡大邵村。现洋蛇灯长度已达104米,在玩龙灯众多的民间活动中,玩蛇却只有一个孤本。所以有关专家建议其应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