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涨之后防风险

普涨之后防风险

普涨之后防风险

时间:2006-07-25 17:29:00 来源:

市场 >普涨之后防风险

7月,全球的各个艺术品交易专业机构、艺术品市场的分析研究机构就纷纷抛出了自己的观察结论或研究报告,对2006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发表意见。 研究结论基本上都是持相当正面的评论,而支持着这一观点的仍是大量确凿的数据。 来自法国艺术价格网站认为,在2006年上半年存在着艺术品价格“暴涨”的事实:譬如最具声誉的纽约“印象派与当代艺术晚场拍卖”指数上升了16%;2006年1月至4月纽约的艺术品价格普遍上涨了20%,目前的市场价格点位也比投机泡沫化的1990年抬升了42%。因此有些专家开始以“投机”来评论市场现状,并提出了应该有效防范风险的意见。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2006年上半年的全球艺术品整体市场仍具有极强的上升动力。这不仅表现在除了印象派与当代艺术这些主流板块的价格上升之外,像以威廉·透纳为代表的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也能创出3200万美元的拍卖新高;同时在纽约之外,伦敦、巴黎艺术品市场整体价格也开始呈现不断跃进的态势,譬如伦敦2006年上半年的艺术品交易价格指数要比2005年上升4.7%,比2004年上升27%,而法国艺术价格网站公布的巴黎艺术品价格指数在2006年第一季度要比2005年上升7.4%,已与1991年的历史高点持平,市场专家据此认为艺术品价格的上升并非是个别性的、地域性的现象,而的确存在着从中心向外延伸并形成普涨的整体行情。 对于未来的趋势目前的判断仍未有明确的定论。相反的意见主要立足于专家们对纽约艺术品价格高企的评估。例如,毕加索的《Sylvette》在1995年1月的估价为76万美元,但是到了2006年5月就达到了450万至600万美元的估价水平……此外,雕塑家贾科梅蒂《a workshop scene》的拍卖估价也达到了120万至160万美元,与1993年的17万美元的估价可谓天壤之别。但是市场的一厢情愿是否能够奏效?买家们是否像市场操盘手那样作出极端乐观的评估? 事实当然不会是这样简单,一些专家们如是说。 ·丁绍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