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初青品龙泉
梅子初青品龙泉
梅子初青品龙泉
时间:2006-07-24 16:09:00 来源:
市场
>梅子初青品龙泉
 |
时下正值梅子初青,喜爱龙泉古瓷的藏友也许会联想起一个专用词:“梅子青”。它是龙泉窑器的一种瓷色,尽管还有豆青、青灰、米黄、鹅皮黄和乌金等其他釉色,然而粉青和梅子青历来被公认最漂亮、最珍贵,因而名列前茅。
如若自己拥有龙泉名瓷的话,与其去博物馆观赏龙泉,还不如在家中品赏有情趣,这也应了一句谦辞:敝帚自珍。在博物馆参观藏品,隔着厚厚的玻璃柜罩,犹如隔缸观鱼,顶多是临近细看;在家里把玩珍藏品,那可是真正的“上手”,不但可以零距离接触,还能玩出点名堂来。譬如去年青梅上市时节,我邀三五藏友各带龙泉瓷一两件相聚共赏,桌上盛一盘上好的青梅,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把玩欣赏古瓷,加上炉中焚香,播放古琴名曲,此刻,我等眼鼻耳口手,五福同享,不亦乐乎。
我藏青釉古瓷,注重晋唐越窑器,龙泉瓷集藏不多,但也有几件夺目精品,今借版面展示,略加鉴赏品析,以飨藏友。
南宋龙泉粉青鬲式炉:造型仿周代铜鬲样式,敞口,折沿,束颈,扁圆腹,腹径10余厘米,底周装三足,每足内侧各有一小孔。足尖无釉露灰胎,足胎与釉交接处有一圈芝麻酱釉。炉自腹部至足背凸起三条棱筋,通体素面施粉青釉,有冰裂纹。
品鉴:鬲式炉在宋元向来被列为诸种瓷炉之冠,器形小巧优美,粉青釉面色泽淡雅,滋润如玉,显示南宋龙泉青瓷追求古淡隐秀、自然天成的美学韵味,它是当时龙泉大窑烧制的一件上乘之作。
元龙泉双耳衔环瓶:侈口、圆唇,颈微束,瓶高26厘米,颈中部及腹部各饰一圈凸棱,颈两旁对称装双耳,双耳下端各衔挂一圆环,紧贴颈腹部。瓶通体施梅子青釉,下腹部有大冰纹,上腹部与颈部釉层光滑纤整无开片。
品鉴:双耳衔环瓶是元龙泉新创的一种瓶式,体形近似玉壶春,增双耳,衔贴圆环,形制端丽稳重,极具观赏美。元龙泉大多胎厚釉薄,而此瓶梅子青釉,丰厚柔和,与南宋同类釉无二,是元代龙泉窑传世品中佳制。
明洪武龙泉窑缠枝莲刻花罐:敞口,卷沿,短颈,弧肩,下腹向内略收,圈足呈朱红色,罐高23厘米。该罐刻花精美,外壁肩部云纹舒展,下腹部菊瓣纹秀长挺拔,腹中密布缠枝莲花纹。通体施翠青釉,散处稀呈冰裂纹。
品鉴:元明陈饰瓷崇尚罐,“罐”与“官”谐音也。这刻花瓷罐纹饰明朗清丽,雕功细腻娴熟,淳厚的翠青色,娇艳可人,堪与翡翠媲美。数年前,佳士得古瓷鉴赏家林华田先生寓目此罐,欣赏之余,也曾断定为“洪武龙泉”。
自从去年有了明初处州龙泉青瓷官窑遗址的重大发现,又与《大明会典》、《明实录》等历史文献和宫廷档案记载相符合,一夜之间,洪武龙泉“官袍加身”,宋元龙泉珍品也归属官窑器,它们顷刻成了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场上追捧之物,价格飙升,新闻频传,“瓷界处处说龙泉”,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我藏古瓷向来看重的是其艺术创造魅力,对当下拍卖、鉴估的龙泉时价,故妄听之。执著于收藏,必须心神专注,如果对于古陶瓷的商品属性关注过多,就势必减弱对其美学意趣的审视,也会淡化对其文化历史积淀的注意。因此,还是将古瓷艺术价值以外的商业附加值置之脑后,摒弃诱惑,远离尘嚣,才能保持自己“快乐收藏”的愉悦心态和维系艺术韵味的度日情怀。(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金晓东)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