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笔下生丘壑

王铎笔下生丘壑

王铎笔下生丘壑

时间:2006-07-22 14:27:00 来源:

市场 >王铎笔下生丘壑

  王铎(1592至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王铎经历明清两个朝代,处在一个政权不稳定的社会里,位尊相国,而后世扬名的却是他的书法艺术。清梁喻《评书贴》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在明朝的书坛上,当时的赵孟兆页、董其昌的书法风靡一时,但王铎以自己独特的笔调,酣畅淋漓的笔墨,苍郁跌宕的行气,雄强遒劲的笔力,打破了赵、董娟秀见长的书风,独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 王铎书法诸体悉备,尤以行草书见称。他行草宗二王,参以米家书风,正书出自钟太傅。王铎学书非常用功,13岁得断本《圣教序》,临三年,字字逼肖,他平生最得力的范本是《宋拓淳化阁帖》,朝夕揣摹,爱不释手。 其他好的法书如《兰亭续帖》、《米襄阳帖》都日夜临摹,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养成浑厚的功力,形成了他飞腾跳掷的草书风貌。 王铎的草书特色之一,是着眼于字的结体和章法的参差错落,整体首尾贯气,布局调和。王铎书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注重墨法,落笔之前,笔含墨极饱,一经落纸,勇往直前,笔墨自然形成枯涩浓淡的效果,层次非常丰富。 王铎于顺治三年,55岁时书的《草书杜诗卷》,是他的成熟作品。在两丈多卷幅中,行笔纵而能敛,犹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把书法艺术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图中所示《吹梦俚作》行草书风,融米芾和唐人笔法于一体,用笔古拙,气韵生动,是王铎书赠被他尊为“老公祖”的临皋前辈的。行笔节奏明快,字与字连断自如,用墨浓淡相间,墨色富有层次变化,枯实互应,点画错综,结体长于易位,险峻挺拔。章法大小错落,笔势稳健,放而能收,纵而能敛。行间的呼应更为精彩,就此幅而论,第一、二行留白较大,显得疏朗,第三行与第二行之间较紧些,加之款跋密集,整幅气势以中偏左,给人的感受却疏不见疏、密不见密。 此类作品在他众多的草书条幅中屡见不鲜,亦是他独有的风格。(信息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陆风)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