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起源于南朝
南京云锦起源于南朝
南京云锦起源于南朝
南京云锦究竟起源于何时,众说纷纭。《民国首都志》说:“始于元而盛于清。”《中国实业志》说:“始于宋末元初,而盛于明清两代。”《辞海》“云锦”条目云:“南京所产,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而朱同芳、张玉英主编的《中华瑰宝—南京云锦》又说:“云锦产生于六朝时期。”溯源不清,这对南京云锦“申遗”也是一种不利因素。昨日,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南京云锦起源于南朝。
刘备东吴招亲,用蜀锦换吴绸
王涌坚告诉记者,因为东吴东晋不产锦,所以南京“锦”的出现是在南朝刘宋之后,因此云锦起源时间应该推至东晋末期,公元417年。王涌坚运用不少史料证明东吴东晋时民间常用麻布和葛布来做衣服。在《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中还提到后宫列女常织“络”,在《太平御览》中也提到孙权的赵夫人不但能织极薄的丝罗,还是刺绣高手,能在“帛”上绣出行军图。到了东晋时期,丝织技术虽有进步,出现了“绫”和“绢”,但关于“锦”的生产记载仍然没有出现。王涌坚还说,据云锦老艺人回忆,机房里代代相传着“刘备东吴招亲,用蜀锦换吴绸”的民间故事。这就为金陵当时不产绸佐证,也说明了云锦诞生是受蜀锦影响。
“晴雯补裘”并非空穴来风
观众对《红楼梦》中“晴雯补裘”的场景一定不陌生,王涌坚指出,这不是空穴来风。南朝时期,“斗场锦蜀”吸取了东吴“织室”和“蜀锦”的传统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步,产量大幅度增长。此时不但出现了镶嵌金线金箔的织锦新材料和新技术,还有了“织孔雀毛为裘”的特殊材料和特殊技术。那么究竟“斗场锦蜀”是如何诞生的呢?正因为蜀锦独步天下,故成都有“锦城”之誉。并且《华阳国志》还记载:“蜀人以此水濯锦鲜明,故又名锦江。”到了南朝刘宋时期的公元417年,刘裕灭后秦,把西安的百工包括许多织锦高手迁到“斗场”,并在建康城建立了“斗场锦署”这样领导生产的行政机构。此时建康城开始产“锦”了,但基本上是仿蜀锦。那么所谓“斗场”究竟在何处呢?清袁枚修《江宁新志》载:“南朝宋锦蜀在福城寺东。”福城寺又名斗场寺,据考,斗场寺在赤石矶东,今雨花门一带。(信息来源:扬子晚报网 记者张楠)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