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进藏路线图

解放军进藏路线图

解放军进藏路线图

时间:2006-07-21 16:37:00 来源:

市场 >解放军进藏路线图

  1937年3月24日的《大公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西藏贵宾会见记”的报道,被报道的主人公是时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的黎雨民先生。这篇报道的作者是后任新中国新闻总署副署长的范长江。 范长江是近代中国最出色的新闻记者之一,他在报道中十分注意新闻发生地的山川地貌,而且经常在新闻中附录地图。70年前,他对黎雨民入藏的报道中就注意到青藏之间的地形条件,指出“此点对于将来开发西藏交通,大有关系。”不久前通车的青藏铁路,正是从70年前黎雨民走过的这条路线通过的。 西藏和内地的陆路通道只有四条:川藏、滇藏、新藏和青藏线。 青藏线是四条线路中最平坦的。当年青藏公路能够在7个月建成,也是因为该线原本就已经有入藏的大路作为基础。从历史上来看,青藏线也是最便利的入藏道路,当年文成公主就是走青海的西宁、日月山、玉树一线入藏的,不过也走了整整两年。 青藏线在地理上的主要弱点在于青海并非经济发达地区,物资运输和后勤补给要通过西安、汉中方向集中到西宁、格尔木再向西藏运补,因此输送路线较长。而川藏线地近四川盆地,是经济文化中心,战时更是重要的后方基地。成都平原到昌都之间又是传统的汉藏混居地区,语言、文化障碍较小。因此,历史上在西藏方向用兵,多是从四川方向进发的。 我收藏有1953年版西南军区司令部印制的《康藏路线调查图·昌都至拉萨》图。   1950年,胜利完成西南大进军的解放军第18军部队囤兵四川,准备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在胜利进行昌都战役,打垮叛乱武装抵抗后,18军主力在昌都地区集结。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订后,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即于5月25日发布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训令。训令说:“我人民解放军为了保证协议的实现与巩固国防的需要,决定派必要的兵力进驻西藏。” 1951年7月25日,由王其梅副政委率领的18军进藏先遣支队离开昌都向拉萨进军。他们经过边坝、嘉黎、太昭,翻越海拔6300米的东、西大雪山,战胜缺氧、断粮等重重困难,于9月9日进抵拉萨。   8月28日,由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率领的18军领导机关离开昌都经丁青、沙丁、墨竹工卡向拉萨进发。在翻越海拔6000米的冷拉山时,山上积雪二尺多深,天气奇寒,严重缺氧,下山时,人、马、驮骡在冰雪陡坡上滑行两公里多,干部战士5人牺牲。部队经过118天的艰难跋涉,于10月26日进入拉萨,并举行庄严的入城式。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分别自云南、新疆、青海向西藏开进。 由范明率领的十八军独立支队(西北西藏工委)1100余人,分为两个梯队,于8月22日从青海香日德出发,向拉萨开进。部队穿过黄河源头的沼泽地带和长江源头的通天河,翻越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于11月4日进抵藏北那曲。12月,18军独立支队进入拉萨,受到拉萨人民和先期到达的进藏部队的热烈欢迎。   由新疆进入西藏的独立骑兵师的后续部队,在副团长安志明的率领下,于5月28日进抵阿里地区的扎麻芒布,与先期到达的先遣连会合后,于6月29日进驻普兰宗,8月3日进驻阿里的噶大克。 由云南入藏的部队,于8月30日进驻竹瓦根,10月1日进驻察隅。至此,各路入藏部队已进驻西藏各边防要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信息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杨浪/北京)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