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期的春拍经历塞翁失马
调整期的春拍经历塞翁失马
调整期的春拍经历塞翁失马
随着西泠印社春拍落下帷幕,今年春季的艺术品大型拍卖也告一段落。从去年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市场低迷开始,很多人便将此次春拍视作一次调整,期待重新建立对艺术品市场的信心。
天价、纪录出现频率降低
艺术品拍卖中的假拍或许已是公开的秘密,其中一部分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达到宣传效果,创造天价和纪录成为一些新公司包装自己的手段。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排行榜显示,今年春拍期间的艺术品高价的前十名均出自苏富比和嘉德等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上海某拍卖公司业务主管表示,在拍卖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创纪录或许可以达到宣传效果,在低谷中却很难让人相信,高价艺术品的价格基本回归真实。
也是由于假拍的存在,总成交额也不再被看作衡量结果好坏的标杆,有人认为以成交总额排名拍卖公司对于恪守真实的拍卖公司并不公平。“拍卖市场的成功并不在于‘天价’的爆发,或‘黑马’的频出,以及成交单的全线‘飘红’。平平淡淡也许才是真。”嘉德中国书画部专家这样表示。春拍基本尘埃落定时,各家公司在拍卖调整期究竟有多大盈利空间,也是“冷暖自知”。
收藏心态变化
曾经是内地艺术品拍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近现代书画整体水平大规模缩水,没有纪录和高价出现,平均价格降低了一半。甚至香港佳士得也受到波及,这部分的成交率不足70%。“去年秋拍时的打击让书画提供者极为谨慎,近现代部分的征集非常困难,精品的数量减少,几乎没有人愿意把重头藏品提供上拍。”一家拍卖公司的副总经理感慨。
“不是所有的近现代书画都在降价,公认的精品、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家都很稳定,买家出手都很冷静、谨慎。”上海收藏家董荣亭说。也有人认为,大量抱着投资心理的外行因市场惨淡而退出,今年春拍实际是专业收藏家和行家的较量,怎样的作品有怎样的价钱,大家都有心理底线,不再盲目、情绪化地追逐。或许可以用“塞翁失马”形容近现代书画的现状,降价只是让其回归真实。
油画被看作继近现代书画后的又一内地艺术品拍卖的“扛梁”部分,但今年春拍中,即便是嘉德也没有取得轰动效应。北京一家拍卖公司的油画部主管表示,油画价格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很多人期望大幅度提升,这种心态下才会失望。
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油画部经理洪平涛原本期望,投资近现代书画的群体会有5%转向油画,但拍卖结束后他告诉记者,这一收藏群体还需要慢慢培养。油画中最为活跃的两部分依然是写实油画和观念性很强的当代作品,老油画和带有地域特点的作品受认可的程度并不高,炒作和跟风心理是目前的大碍。“如果油画总是以高价出现,就会把原本要进入收藏的人吓住,并不是好事情。”洪平涛说。
专业和综合的两条道路
去年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低落时,有专家建议,为了避免“一损俱损”,拍卖公司应健全门类往综合方向发展。包括书画、瓷器、古籍善本和油画等门类的中国嘉德,还把碑帖书法和铜镜等列为专场,将艺术品细分拍卖,并向纵深发展,这使其受市场变化影响并不大,春拍总成交5.35亿元。上海朵云轩则是主营中国书画的专业公司,其春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专卖店或是品牌商场,这应是艺术品公司结合自身条件的选择,靠眼光和服务生存的艺术品拍卖公司调整期更应思考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品牌。(信息来源:东方早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