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国际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国际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时间:2006-07-18 15:10:00 来源:
市场
>国际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从同济大学二○○六届艺术设计系毕业生作品展想到的
近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展览厅里,2006届艺术设计系毕业生作品展正在举行。工业产品、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多媒体、动画作品琳琅满目,现场参观者络绎不绝。为此我们找到艺术设计系主任殷正声教授,请他谈谈艺术设计的育才之道。
殷正声教授介绍说:同济大学的设计教育与这次展览凸现了自己的特点。一是同济师生国际化程度较高。近半数老师毕业或学习于美、德、法、芬、日等先进国家的著名设计院校,其中还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教”。学生中也有不少国外留学生,单2006级就有近20名。留学生的作品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像朝鲜学生韩昌民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朝鲜馆,就采取了该民族图腾——太阳鸟的形象,通过灵巧的变形、幻化,使用到包括展馆外墙等各种平面上。
二是毕业作品很多围绕世博题材。从场馆的空间安排到标志、标识设计,各种各样的内容应有尽有。马立勋同学用空间三维动画的形式重点描述的殿堂和声、锈带再生、舟桥梦合、祥云瑞虹等世博规划中的4个重要场景,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上海世博会是在城市核心区举办的展览会,节约占地面积、能源和高效率是必须兼顾的内容,同学们设计出的场馆车就采取了超市购物篮的收集办法,车辆在空置时,后面的车子就能够一辆一辆插进前一辆车中,氢能源、锌空能源在这些作品中自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是在国际化环境中进行教学。去年,芬兰赫尔辛基教授和本校学生一起进行了中国竹材料家具设计;法国迪卡侬公司刚派了5名设计师来办工作室;荷兰设计学院则与本校学生一同举办了为非洲设计的电动车设计项目。这也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教学大环境。(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程国政/文、姜锡祥/摄)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