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栖息地如愿入“世遗”
熊猫栖息地如愿入“世遗”
熊猫栖息地如愿入“世遗”
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
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中国稀有的“活化石”动物栖息地成为中国第32处世界遗产。
四川省遗产办公室副主任张虎说,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自然保护事业的标志和“旗舰”物种。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和甘孜4市州12个县。它保存的野生大熊猫占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是全球所有温带区域(除热带雨林以外)中植物最丰富的区域。被保护国际(CI)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
1989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曾尝试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因经验不足、资料准备不充分未能进入申报程序。
此外,河南安阳殷墟将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8日至16日在维尔纽斯举行。审批新的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在此次会议上,30个国家的37项备选遗产项目提请审议。
目前,中国共有32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信息来源:新华社)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