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上海解放初期的“通行证”

一张上海解放初期的“通行证”

一张上海解放初期的“通行证”

时间:2006-07-11 15:12:00 来源:

市场 > 一张上海解放初期的“通行证”

 上海市虹口区粮食局所属退休职工张文彬至今保存着一张上海解放初期他曾使用过的“通行证”。我虽是从上世纪50年代过来的人,也是初次见到这种“通行证”,在收藏报刊上也未见到过介绍。但它见证了当时上海乃至全国的治安历史,甚有收藏价值,特请贵报发表,以飨同好。 该“通行证”宽18.4厘米,长10.5厘米,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签发,为第019599号,签发有限期自1950年3月9日至4月8日止,共计30天。持证人张文彬(为我女婿张志平的父亲,即为我的亲家公),当年28岁,江苏苏州人,出外事由为返乡探望父母,经过地写明直达,到达地点为苏州,还写明“往返”。持证人居住安庆路469弄471号,从事米业。“通行证”上贴有本人照片,盖有“上海市人民政府通行证用印”钢印,在证的左半部,印刷有“上海市人民政府之印”的朱红大印,在证的右上方,盖有一枚骑缝章,但见下半部是“接管委员会”五个大字,上半部是什么抬头,不得而知,可能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几个字。但解放初期,上海是实行军事管制的,也可能另有接管机构,尚待查证。 “通行证”下面有一栏“注意”:“持证人如因正当事故,不能在有效期间返本市者,应于期满前一日持本证向到达地人民政府申请延期。”持证人因故没能在一个月内返回,在苏州办理了延期手续,所以在“通行证”的背面签了一行意见:“查此人属实因家事不尅返申,准予延期壹个月。”并有4月23日日期,盖有“吴县西山区人民政府”红色官印。显然持证人是先超假,后补办的延期手续。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延期手续,给“通行证”增色不少,加重了其的收藏价值。 解放初期,上海和各地一样,处在历史的彻底变动时期,美蒋特务活动猖獗,社会治安尚不稳定,有时敌我难分,加强各种治安管理措施是绝对必要的,对流动人员实行“通行证”制度,无疑是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可能是借鉴了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放“路条”的这种成功经验。 持证人张文彬生于1922年,今年已84岁,仍健在。他14岁到上海米店学生意,1981年因病退休迁回苏州乡下,由其子到上海顶替父职。江苏省吴县西山区,已改为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是著名风景旅游景区。(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杨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