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第一票 宜藏不宜炒

天路第一票 宜藏不宜炒

天路第一票 宜藏不宜炒

时间:2006-07-07 16:53:00 来源:

市场 >天路第一票 宜藏不宜炒

  青藏铁路首批车票的发售一时间掀起排队抢购热潮。其中除了需要乘车的旅客以外,还有收藏者和投资者的身影。   叶星生: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啸:北京电视台《收藏》栏目主编   秦杰:北京收藏家   丁健:北京资深媒体人士   卢佳音:本报实习记者 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6月28日售票的第一天,北京、成都、西宁三地至拉萨的火车票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所剩无几,出现了少有的一票难求的壮观场面。更有人不惜血本,从票贩子手里花2000多元买来一张票。在这热闹喧嚣的购票热中,却有着相当一部分购票者是看重“天路第一车”车票的特殊意义,不为进藏,只为收藏。而铁路部门也在7月1日将所有售出首发车的火车票上都加盖了铁道部的纪念章,同时为了保持车票的完整程度,首发车的车票不剪票,出站的时候也不收票,让所有乘坐首发车的乘客都可以保存一张完整的有纪念意义的火车票。 这在我国铁路售票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不免引起人的担忧:青藏铁路首发车票真的值得高价买来收藏吗?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投资,会取得收益吗?   火车票值不值得收藏 叶星生:这是收藏历程上闪亮的一笔。 应该说购买首次进藏火车票的,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对西藏向往已久的人。他们很急迫地想去看看西藏的美丽、纯净和神秘。第二种人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亲临西藏,却又对其非常热衷,所以只能借买首发火车票达到一种心理的慰藉。第三种人就是单纯把车票作为收藏品的收藏者了。 这些人的无畏和勇敢很让人敬佩。他们中许多是放弃了精彩的世界杯比赛,放弃了舒适的睡眠环境,在车站整整熬了一夜。当然,他们的苦没有白吃,这张火车票将为他们的收藏历程画上闪亮的一笔。 青藏铁路的通车有着世界性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也是人类征服自然,造福人民的伟大壮举。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挑战生命底线的战斗精神,在全世界的铁路事业上创造了奇迹。并且,它的第一次通车,第一次售票,第一个班次,使首批车票很有分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部门管理的变化,这种版本应该不会再有了,而它的价格、形式、设计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若干年后,它已经不可再生,而这张车票就是一笔财富,它会成为收藏者们引以为豪的收藏品。 丁 健:不要让车票收藏程序化。 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具有重大历史和国际意义,所以把火车票当作收藏品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如果单单冲着火车票的收藏价值而买,在我看来,总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众所周知,青藏铁路是一项投资巨大、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青藏铁路的贯通,从根本上改善了西藏的交通设施,更好地解决了西藏与外地的沟通与交流问题。为了让旅客在途中能够舒适安心,铁路部门专门制造了适应高原气候条件下的旅客列车,并为旅客配备了两套供氧设置,同时提供了很多人性化的服务。 有人收藏首发车票是为了作纪念,有人则是为了投资,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我建议如果条件允许,收藏者最好亲自去一次西藏,去感受一下这列与众不同的人性化列车,去领略一番西藏独一无二的风光景色,这会令大家对这张藏票有着更加特殊的、深刻的感情,而它的意义也将不再单一。总之,不要将收藏搞得很程序化,要学着体会其中的乐趣,知道收藏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进藏车票为何如此炙手 秦 杰:铁路收藏水到渠成。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兴贸易,90年代兴房地产、证券,2000年兴网络,那么2001年以后,异军突起、大行其道的便是收藏。这段时间我们的国民收入普遍有所提高,而邮币卡市场和股市行情又一直下跌,大量的资金需要出口。哪个行业政策比较宽,投资者比较自由呢?这个时候藏市就凸显出它的优势了,于是收藏也就因此逐渐成为一种风行潮流,一种高雅品位的象征。 然而在收藏领域中,古代艺术品的门槛都比较高,一般老百姓很难迈进去。可票券的低价位相对而言就占优势了,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车票则更是为收藏界开辟了一条新门路。 中国自己修建第一条铁路,是在1905年,算起来至今也有100多年了。虽然这段铁路史算不上悠久,但它却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社会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车票通常是对历史最真实、可靠的记载,它包含了时间、车次、始发站、终点站等几个准确具体的信息因素。因此,时过境迁后,在若干年后的今天,车票就是当时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 而在西方,火车更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不少影视题材都以火车为背景。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卡桑德拉大桥》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等数部以火车为背景的经典电影,其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更是为火车增添了一种神秘性。这些因素往往会令收藏者兴趣倍增,持之以恒地将收藏进行下去。 可以说,铁路收藏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一个收藏门类,前景非常好。如果把青藏铁路开通第一天的车票作为铁路收藏的一个品种,那还是非常重要、非常珍贵的。 因此,从各方面分析,进藏车票收藏火热应该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现象。 陈 啸:宣传也在起作用。 有这样一种说法:7月1日成都至拉萨的列车始发时间最早,因此被称为“天路第一车”,而成都火车站售出的第一张T22次列车车票,则被称为“天路第一车票”。在大众收藏意识越来越浓的今天,这种特别的称呼显然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带动了收藏者的收藏热情。所以,有关方面的这种宣传,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青藏铁路刚刚设计修建开始,媒体、网络就一直大力宣传它的历史和国际意义,如青藏铁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最高,修建难度最大,高原时速最快的铁路等。这一系列的世界之最,令全球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青藏铁路身上。而在国内,青藏铁路的知名度更是飞速提升,这从它迅速成为百度搜索中上升速度最快的前十位名词之一,就可以得出结论。要知道,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宣传手段,较强的宣传力度,再优秀的产品也没有人会知道它的好处。因此,这种有力的宣传,不可否认为火车票收藏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否作为投资品种 秦 杰:增值是必然的。 青藏铁路的首发车票不但具有收藏价值,而且增值空间也是很大的。举个例子,比如1958年修建的宝成铁路,即由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这一段。它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沿途许多地段都是桥梁连着隧道,隧道连着桥梁。隧道达到近300多座,大、中、小的桥梁900座。整个工程打穿了上百座大山,炸山头、填深谷,进行了许多移山改河的工程,单填土石方按高宽各一米算,可绕地球赤道一周半以上。人们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宝成铁路的成功修建,则彻底推翻了这一论断。而当时只有几块钱的车票,如今也涨了成百上千倍。之所以能够增值,就是因为宝成铁路的与众不同,以及修建的难度系数之高。今天的青藏铁路与之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它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和意义,可以说增值是必然的。 不过有一点需要切记的是,收藏者们万万不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想着今天收藏,明天就可以见彩虹,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性的行为。像票券这一类的收藏品,增值有一个周期过程,这个时间差少则三五年,多则几十年,所以收藏者一定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对于收藏者而言,升值在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或者说精神意义大于现实意义。比如青藏铁路车票,如果你只有一两枚,他对你的收藏很重要,三五年后由500元变成了1000元,你会卖吗?即便你真的想卖掉一枚,那时也未必就能很快找到需要的人。 丁 健:可以收藏,远离炒作。 这次青藏铁路开通,西宁至拉萨的一张首发车票在未通车前,就已经在收藏市场从500多元炒到了1000多元,身价翻了一番。我们说它有收藏价值不假,但其中也有炒作的因素,对于这种炒作,收藏者还是应当谨慎对待。 什么是收藏?什么是炒作?收藏就是我喜欢所以我买下、留起来。炒作呢?我不一定喜欢,但是我觉得这东西能挣钱,所以买下来再卖出去。收藏性的购买一般在数量上只满足自己的需要,炒作需要成批购买。 其实我觉得炒作的庄家对收藏是有害的,因为他们会垄断一批资源,让真正的收藏者花更高的价钱从自己手里买藏品。这种风气源于邮市,后来随着收藏的发展又有所蔓延。他们和一般票贩子的不同仅仅是票贩子把票高价卖给旅客,而他们高价卖给收藏者,这些人一时也很难清除。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那些跟风炒作的人,他们有时自己确实是收藏者,看到某种东西在涨,自己也不免心动要跟一手。但他们往往是受害者,或者说,那些炒作的庄家挣的往往是他们的钱。炒作就像击鼓传花,庄家手里没了花,鼓声也就停了,这时谁手里还拿着花谁倒霉。 当然,青藏铁路通车车票的炒作现象不一定有多严重,但收藏者还是要理智看待它的增值问题。喜欢,就买一两张自己留起来,如果本来对票证收藏、铁路收藏没什么兴趣,也不一定要凑这个热闹。还有,青藏铁路开通可收藏的东西其实很多,也不一定只盯着车票。(信息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实习记者卢佳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