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发现“黄肠题凑”葬制巨型汉墓

望城发现“黄肠题凑”葬制巨型汉墓

望城发现“黄肠题凑”葬制巨型汉墓

时间:2006-07-05 11:19:00 来源:

市场 >望城发现“黄肠题凑”葬制巨型汉墓

  精美出土文物显示墓主身份高于马王堆墓主   一座采用“黄肠题凑”独特葬制的巨型汉墓近日在湖南省望城县风篷岭被发现。经过近三个月的前期整顿和清理,该古墓的初步形制已经显现,并被命名为望城风篷岭一号墓(简称风篷岭汉墓)。专家认为,根据该墓的丧葬规格和前期清理中发现的精美文物判断,墓主极可能是九个刘姓长沙王中的一个。   此次发现的巨型豪冢位于长沙市望城县境内、湘江西岸,其东距湘江约1000米,南距咸嘉湖汉代长沙国王陵区约6000米。整个墓全长30.3米,其中墓道长10.7米,宽5.6米,墓室长19.6米,宽14.8米。从现场看,墓的上部封土已经被毁,远观似一个庞大惊人的“中”字。整个古墓由墓道、前室与后室等部分组成。经清理,现在墓坑内的填土基本清理完毕,墓室内木椁顶部已经暴露出来,其葬具轮廓也已初步显现。古墓有内、外两层木椁,偌大的墓室主体部分被隔成了七个大小相似的正方形墓室,其中,东西二侧各有二个墓室,中央则分为前中后三个墓室。更令考古专家惊奇的是,墓葬所处的山体为岩石结构,庞大的墓穴几乎是从岩石里掏空出来的,而且墓壁边缘十分光滑。   在七个墓室的四周都紧贴着墓坑壁垒砌有约84厘米长、34厘米见方的木头,它们仿若“铜墙铁壁”一般守护着墓室,将它紧紧包围在中央。考古专家解释:这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丧葬制度,叫做黄肠题凑。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是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相继发现的保存有黄肠题凑的都是西汉诸侯王或王室墓,如长沙市咸嘉湖路王陵公园内的象鼻嘴长沙王吴著墓。长沙市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旭红分析:“这里很可能为汉代某一代长沙王或王后或其他亲密王室成员之墓。其丧葬规格及级别明显要高于马王堆汉墓‘侯’的规格和级别。但其整体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龙军、通讯员禹爱华、何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