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文物由来第一流

梅州 文物由来第一流

梅州 文物由来第一流

时间:2006-07-01 15:26:00 来源:

市场 >梅州 文物由来第一流

  地处粤东北的广东梅州,锦绣山川,围楼流韵,一派纯朴温厚的客家风情。在这里,无论是投资置业的有志者,还是喜欢猎奇的藏宝人,都有流连忘返之感……郭沫若先生就曾赋予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   而近几年,梅州收藏更是显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不仅涉藏品种广泛,许多高水平的藏家也脱颖而出。   藏协会员从40人到200人   2003年5月梅州市民间收藏家协会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会员不足40人。三年过去,现在会员近200人。   目前协会下设古陶瓷、古字画、钱币、徽章、纸品、古旧钟表5个专业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具特色的研讨会、展览会、藏品交流会。此外,协会还出版了内部交流刊物《嘉应收藏》、《梅州收藏》。   举办丰富多彩的收藏活动是梅州市民间收藏协会一大特色。2005年7月,协会在梅州市华侨博物馆举办了大型“庆七一、迎创优”红色经典收藏展览,展品题材广泛,图文并茂,得到了广大市民好评。2006年元月,协会在客都梅县松口镇举办红色收藏——毛泽东像章展览,展期6天,接待游客、观众一万余人次。近日,协会又举办了一次中国古陶瓷专题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澳门收藏家协会的有关人士前来讲课,数十位收藏爱好者聆听。   协会成立三年来,最感自豪的是连续两年被梅州市政府评为2004年度、2005年度梅州市“先进民间组织”荣誉集体,协会会长郑桓江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从冷到热 涉足广泛   过去的梅州,收藏只是少数人的爱好,别说收藏家,就是收藏爱好者也是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收藏活动俏然兴起,收藏品种也是五花八门,主要有古陶瓷、古字画、古旧钟表、客家民俗用品、红色系列藏品等。现在不少人不仅收藏古玩,还研究古玩,有些甚至成了民间鉴赏家。   近几年,协会多次受邀无偿为公安部门鉴定涉案文物。不仅如此,随着会员鉴赏水平的提高,他们还发现了不少文物和古迹。最近,一套记录孙中山逝世后葬事筹备及奉安大典全过程的《总理奉安实录》在梅州一位藏家手中现身。   此外,也有不少人把收藏作为商业来运作,以藏养藏。梅州现有各种古玩专卖店及家庭式的斋、轩、阁、馆等百家以上。   古玩收藏 卧虎藏龙   梅州市民间收藏热浪扑面,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卓著的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程贤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如今,文物收藏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悉心收藏,研究藏品,经常发表研藏心得。近几年向梅县图书馆捐赠了5000多册(套)私人藏书和100余件收藏品。去年他又向梅州市博物馆捐赠藏品291件,其中客家民俗藏品64件(套)。   把收藏视为人生最大乐事的协会会长郑桓江先生,是广东省著名的老钟表收藏家和钱币收藏家。他所收藏的钟表中相当一部分是珍贵的外国名钟表,其中瑞士表就达1000多只。   刘小青是一位毛泽东像章收藏家,也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徽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收藏毛泽东像章5000多种,且大部分是精品套章。像这样的收获者,在梅州还有很多。(信息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魏金华)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