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故居开始修缮

李大钊故居开始修缮

李大钊故居开始修缮

时间:2006-06-29 15:33:00 来源:

市场 >李大钊故居开始修缮

昨日,李大钊故居修缮现场,一名工人推着推车走过。   1979年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投入近百万修缮,明年4月开放。   高低不平的地面还残留着临建房的痕迹,房门上挂檐板还有数十个生锈的铁钉,有的砖墙也已经破损……昨日,经过腾退清除之后的李大钊故居正式开始修缮。200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就义80周年之际,此处将向公众开放。   花1200万腾退36户居民   据悉,李大钊自1916年从日本回到北京,至1927年就义,曾在北京的五处地点居住过,其中西城区佟麟阁路文华胡同24号是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此处在1979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华胡同24号院分南北两个院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多年来一直被作为民居使用,房屋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西城区文物管理所的高娟娟称,院内空地几乎全被居民搭建的临时建筑占用,“剩下1米宽的过道”。今年1月12日,西城区启动了李大钊故居腾退工作。腾退涉及居民搬迁36户,拆了全部非文物建筑,耗资1200万元。   拆除后的院子为一个保留规整的三合院格局,保留的13间住房中,含正房3间,东西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   李大钊之子携子女“回家”   李大钊的次子李光华老人当年曾在此处居住。昨日,80多岁高龄的李光华带领自己的儿子、女儿来到父亲的故居。   李光华的儿子李建生称,当年居住时父亲尚年幼,所以对这里的记忆已不太清楚。“我们从家属的角度考虑,当然是希望尽可能恢复故居原貌。”李光华身边的陪同人员说,“我回家去了”,这是老人一早上都在对身边人说的话。   在父亲的故居里,李光华一边抚摸当年残留的木质窗户,一边回忆说,虽然当时他才几岁,但在他模糊的记忆里这正是80多年前院子的格局。   将原状展示并筹建纪念馆   今年,李大钊故居被列入北京市人文奥运文物保护抢险项目。西城区在对故居进行腾退、修缮的同时,还将投入专项资金,设置专门机构,筹备建立李大钊纪念馆。   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介绍,李大钊故居将按照文献的记载恢复故居原貌,“原状展示”。计划修缮文物建筑280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近百万元。修缮工程将包括对房屋机构进行加固,恢复传统装修和油漆彩饰等内容,屋顶将改为民国时期常见的“平顶”,地面改为青方砖,梁木糟朽的房间则将进行落架大修。(信息来源:新京报 记者王荟、记者薛珺/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